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向最广泛的文学受众
恒山悬空寺 李明
以龙命名的景区景点
吉祥三宝 丁皑云
老郑州房地产与建筑
需求其实很简单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龙彼德 痖弦评传

龙彼德

痖弦评传

连 载

7

“当掉你的裤子,保有你的思想。”

五十年代是台湾现代诗的勃兴期,诗人自由组合,诗社纷纷成立,诗刊相继创刊。其中,以《现代诗》、《蓝星诗刊》与《创世纪》三家规模最大、成绩最丰、影响最显。痖弦与它们都有过渊源。如:他的好些诗是在《现代诗》季刊上发表的,除《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外,还有《预告》(1954年秋第7期)、《工厂之歌》(1955年春第9期)等;他的《巴黎》一诗获得“蓝星诗奖”,1958年6月1日,《蓝星》周刊二百期庆祝会暨“蓝星诗奖”颁奖会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时为“创世纪诗社”的痖弦与“蓝星诗社”同仁吴望尧、黄用,“现代派”的罗门四人一起,从著名翻译家梁实秋教授的手中,领到了由杨英风设计的、以一双手背向外的细细女性玉手为主题、上端一颗镂空大星星配以闪亮光芒的铝制奖座。

“创世纪”成立于1954年10月,痖弦是该诗社著名的“三驾马车”之一。洛夫年长,26岁;张默次之,24岁;痖弦最小,22岁。他们本着对新诗的狂热喜爱与年轻人的蓬勃朝气,白手起家,创办了《创世纪》诗刊,改变了南部没有诗的局面。

美国哲学家梭罗说过一句话:“当掉你的裤子,保有你的思想。”从编《创世纪》的种种困难中,痖弦深深地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句名言,而且是为理想所付出的一种实际体验,一种欣慰的慨叹!

这个季刊没有任何方面的资助,完全靠他们自己出钱维持。编校发行等也一概由三人负责,常常忙一整天就靠几个馒头、花生米和开水充饥。由于经济拮据,最初几年,可以说是在典当中度过的;半旧的脚踏车,起皱的西装,时走时停的手表……诗刊出版之前送进去,发饷后再赎出来,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反复次数多了,也就不觉得脸红了。

五十年代中期,有一次《创世纪》出版后,痖弦与张默二人找来箩筐扁担抬到邮局去寄发,跟一位卖鸡蛋的老太太撞上了,蛋白、蛋黄弄得满杂志都是。老太太索赔,拦住他俩不放,又哭又闹引来许多围观者,直到张默回去借来钱,才好歹平息了这场“风波”。

1959年4月,《创世纪》第十一期在左营海军印刷厂印制。他们虽然画了版样,但因为工人缺乏经验,看不懂版样,他和痖弦两人每天上、下午轮班站在排版工人旁边看,一一指导排样,连续站了四天才完成任务。就这样从十一期到十五期,两人每次出刊前都在印刷厂内站个三四天,其辛苦可想而知。

1961年6月,《创世纪》第十六期已印好,由于印刷费没有着落,不得已让它在印刷厂的仓库里积压了一段时间。这一期,有方思译里尔克的《旗手》、叶维廉译艾略特的《荒原》,诗友们和读者都急等着先睹为快。实在没有办法,痖弦和张默商量,决定两人同时把手表、脚踏车送进当铺筹款再取出杂志。结果,这一期《创世纪》出刊晚了两三个月。

1988年1月,痖弦曾引用白先勇的话说《创世纪》是一条长命猫,有九条命。多少年来,数不清的文学刊物倒下去了,只有这支“没有薪饷的部队”,还在文坛上苦撑。一个同仁刊物能有这么久的持续力,在中外文学史上恐怕也是少见的。

痖弦认为,《创世纪》最大的特点,它是一个柔性的文学团体,用句老话形容:那完全是一种“以文会友”的结合,不独立门派、也不讲阶级辈分,所谓社员只不过是在一起喝茶、 饮酒、摆龙门阵、编杂志而已。当年所有重要报刊都拒绝登诗,《创世纪》可说是诗人被逼上梁山的水浒。它里边三山五岳各路人马都有,人人都是“爷们”,各人有各人的独立风格,尽管有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但绝对没有自封老大的及时雨宋江。没有宋江!这是《创世纪》可大可久的重要原因。

1994年9月,为庆祝《创世纪》创刊四十周年,出版了《创世纪四十年诗选》、《创世纪四十年评论选》与《创世纪四十年总目》三本书,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痖弦主持了“《创世纪》诗刊四十周年庆祝会”。

忆及当年,痖弦说:“创刊那年,洛夫26岁,张默24岁,我22岁。当时我们都很穷,每月只有一百多元,而季刊一期要四百元,没办法,只有去借贷,跑当铺。”“左营的几家当铺老板对我们都很熟。当时我们唯一的储蓄,就是当票。梭罗说得好:‘当掉你的裤子,保有你的思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是1958年,有一次到海军总医院去采访消息,偶然发现一个女孩坐在病床上看书,那副端庄、贤淑的姿态把他吸引住了。

“桥桥,什么书让你看得这么入神?连药都忘记吃啦?”随着银铃般的声音,一个身段苗条的大姑娘走进病房,痖弦认得她是总医院一位姓张的护士。

21

在司令部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除了部署工作、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外,解方着重强调了团结问题。他说,司令部是志愿军的首脑机关,是彭总的参谋部,责任重大,完成任务靠什么?首先是团结。同志们来自各个方面,许多人没在一起共事,会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这点困难算什么?我先把话说在前头,大敌当前,如果有人不顾大局,闹意见,搞纠纷,破坏团结,影响了工作,我解方决不轻饶。如果我解方危害了团结,那就请彭总拿我开刀。

每个老总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指挥特点,四野的人比较熟悉的是林彪的那一套。一道命令下来,有的差不多就能掂量出林彪下一步的路数。对于彭德怀的指挥特点,使用司令部的方式,就有个熟悉、适应过程。而对于解方这样品德高尚、机敏过人的参谋长,这些原本就不成问题的。

志愿军兵力最多时百多万,司令部最多时百余人。每次战役最紧张时期,解方把张行军床架在作战室,随时处置情况,也减少参谋跑来跑去请示报告的时间。

解方说,每个参谋都有一摊子业务,一个好参谋要成为本职业务的专家,接近、相当于领导水平,不然你怎么参谋?

解方要求参谋人员,“读、记、算、写、画、传”样样精通,并为司令部制定了“严、细、快、准”的4字工作标准。“严”是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细”是精细,完成首长交代任务滴水不漏,不能有半点粗心大意。“快”是迅速参谋和建议,因为时间就是军队,就是胜利。你这儿慢1分钟,一级级传达到具体执行的部队,有时1小时也抢不回来。“准”是准确,参谋嘴里永远不能有“可能”、“大概”、“差不多”。而要做到这些,一是平时加强学习,二是有机会多到部队去,到最基层去,了解第一手资料。

志愿军首战就重创了美骑1师,一支绝对现代化装备的部队。怎么叫个“骑兵师”呀?没人知道。解方告诉大家,这个骑1师是华盛顿的开国部队,当年是骑兵,因为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就一直保留着“骑兵第一师”的番号,臂章上仍是当年的马头符号。

都说解方博闻,记忆力惊人。

解方口碑极好。笔者采访到的在他身边工作过的老人说,解方那种风度、气质,是不多见的。为人他是楷模,作为参谋长,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支参谋训练队。在他手下工作,心情舒畅、痛快,能学到好多东西。如果谁有不同的感觉,那只能是这个人的问题了。

“主要对手是解方”

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首席代表、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带着他的一干人们,打着一面白旗,来开城进行停战谈判了。

中朝方面谈判代表,是邓华、解方和南日(首席)、李相朝、张平山。

半个月唇枪舌剑,达成五项议程。一是通过议程,二是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三是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四是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五是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谈判进入第二项议程时,之前本来也主张在三八线停火的美方,突然提出个“海空优势补偿论”——前面已经说过了。

哑巴仗的枯坐后,又是喋喋不休的“补偿论”。平时话语也不算多的解方,开口了:我们坐在这里,到底是讨论停止战争,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还是在讨论停火一下,再打更大的战争呢?

对方哑火了。

8月15日后,转入小组谈判,中朝方面是解方、李相朝,“联合国军”是美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霍治少将、美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勃克少将。听罢老调重弹,解方道:你们是陆海空三军参战,我承认你们的海空优势。但是,你们不要忘了,我们一军对三军,就把你们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如果是三军对三军,今天还用坐在这里谈判吗?

之后,美国人仍不断为“海空优势补偿论”寻找借口,解方说:既然你方说你海空军强,我方说我陆军强,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停战时,只让双方数目相等的陆军停火,我方多余的陆军不停火,你们的海空军也不停火,这样好不好?

在场的人都笑了,连霍治也笑了。

美国人嘴里没了“海空优势补偿论”,又要求中朝方面让出开城地区,说:开城之所以被你们占领,是我们没有进攻,这表明了我们停战的诚意。

解方笑道:你们没有进攻鸭绿江,也是你们停战的诚意吗?

美国人急了:开城要不是中立城市,我们可以很容易把它拿过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