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 上一版3 |
|
||||||||||||||||||
|
||||
本报记者 简薇薇 秦华 在每年的拜祖大典文化活动周、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市民都可以看到木雕、香包、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其中不少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已进入省、市级非遗名录。连日来,记者走进金水区、中原区非遗保护中心,采访了长期工作在非遗一线的贺庆华、张原二人。 “我做了几年的非遗工作,李久长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他常年有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整理了100多段河南坠子唱段,这些唱段集已入选市级非遗项目。”一个冬日的午后,贺庆华带记者走进李久长的家。这里十分简陋,连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李久长热情地把自己整理的河南坠子唱词文稿拿给记者看:“这是我用几十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的,有几十万字。”记者翻看,只见这些唱词有的写在打印纸的背面,有的写在小学生作业本的空白处。虽然写作条件简陋,李久长的热情却丝毫未受影响:“唱词是会越传越变样的,必须形成文字才能更好地保存。”贺庆华被李久长的这份执著感动着,像他这样可敬的老艺人,非遗工作者接触到得很多。 张原是2008年到中原区非遗中心工作的,当时整个中心只有她一个工作人员,“起初我对非遗完全不了解,不知从何入手,也没有经验可借鉴,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2009年,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非遗普查,“全区的非遗普查工作落在我一个人身上,那时我每天走街串巷去找线索,压力很大。” 张原说,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才开始实施,其中对非遗的概念等进行了统一的规范,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礼仪、节庆、技艺等均属于非遗范畴。而在2009年非遗普查的时候,非遗还没有一个细致的规范,张原需要对普查到的300多条线索进行筛选,初步认定有价值的线索还要继续深挖,其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 对非遗项目的传承,非遗工作者忧虑很多。张原说:“非遗的主要保护对象是那些有民族特色的、长期保留下来的时代符号,有些项目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境况,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很可能会失传。”对此,贺庆华也有相同感受:“非遗项目大都无法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这使得一些项目后继无人。” 可喜的是,随着非遗工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群众对非遗也有了更多了解。如今,我市已公布三批共118项市级非遗项目和74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40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人,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