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摘要

核心提示

为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战略构想,这是全市人民的共识和期望。把郑州都市区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是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实践,是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路径探索。

郑州都市区是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通道为依托,以一体化的规划为指导,以组团发展、产城互动、复合型、生态型为发展路径,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快速发展,促进各功能区间相互联系与协作,构筑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承载能力强劲、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友好、人民富裕文明的现代化都市区。建设郑州都市区,郑州拥有区域地位突出、交通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人力资源雄厚等独特优势。朝着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宏伟目标,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幕已恢弘开启!

重要意义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布局、城市组织体系和区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有利于主动呼应、积极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整合因行政区划割裂的要素配置方式和生态建设体制,有利于推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和建立节能减排约束机制,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要求。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强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合作,支撑中部崛起;有利于发挥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呼应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都市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决定着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一体化程度。郑州都市区要真正担负起组织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龙头”作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调整思路、找准定位、拓展空间,以新的举措加快整合周边县市发展,通过合理的分工协作,形成功能互补的一体化都市区,壮大经济规模和增强经济实力,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经济区域。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广泛期盼。省会城市是省域发展要素集中、高等级要素多的区域,是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在省会这个关键城市、关键区域实现突破,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对全省起到强有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郑州必须强化率先发展、强力引领、积极示范、主动服务、统筹高效的省会意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激活内在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好省会城市作用。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主城区、多组团、多点的都市区发展理念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般共识,是规避大城市发展弊端的有效途径。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有利于克服单个大城市自身发展的局限,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城市健康发展。通过都市区整合发展,有助于发挥核心城市与组团和中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引导组团及各功能区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合理定位城市功能,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主城区与组团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客观需要。经济快速发展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明显改观,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体现在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设郑州都市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是建设宜居郑州、平安郑州、生态郑州、活力郑州、幸福郑州,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

战略目标

[ 城市化目标 ]

到2020年,总人口达到1500万以上,占全省1/5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0标台,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人均拥有停车位面积1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全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保持320天以上。

[ 首位度目标 ]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占全省1/4以上,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人均GDP达到14万元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2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00亿元以上,均占全省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年达到15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9000亿元,战略支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增加值的4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金融、物流、文化、旅游、会展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0%、10%、10%、7%和3%;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万人拥有专利授权量10件。

[ 区域中心城市目标 ]

到2020年,实现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形成“四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形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射圈,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客运周转量达到1000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1500亿吨公里;航空客运量达到406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以上,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增至100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郑设立总部及分支机构100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分别突破100万人次和2亿人次。建成全国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服务外包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制造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国际陆港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 幸福郑州目标 ]

到20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基尼系数(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分析指标)控制在0.4左右;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控制在30%左右,旅游支出占收入的1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平方米;每万人大学以上学历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万人左右;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000元左右;万人拥有医疗床位60张左右;平均预期寿命77岁左右;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左右;每2万人拥有1个公共图书馆(室),人均藏书2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1平方米。

本报记者 成燕 文 张永 图

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深化落实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建设郑州都市区为载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以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目标,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好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作用,全面建成现代化的郑州都市区。

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求实求效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组团发展、产城互动原则。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区划功能,加快区域内功能、产业、生态、空间和体制复合,构建集生产、居住、服务于一体的宜居复合型园区。

——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原则。加强都市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宜业与宜居,增强城市组团和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和创新能力,建设以宜业宜商宜游为主的城市功能宜居区。

——集约节约、合理用地原则。坚持集约节约合理高效用地,坚持土地指标向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组团集中,大力发展标准厂房,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以巩固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争创生态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充分体现生态、节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符合转型发展的要求。

——规划先行、注重统筹原则。以区域的、前瞻的、复合的理念统筹推进郑州都市区规划,坚持规划的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既要充分发挥规划对都市区发展的先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又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原则。根据各县(市)区和城市组团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立健全都市区建设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促进县(市)区城市组团间生产要素的科学有序流转和利益的合理再分配,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战略定位

——最佳人居城市。郑州都市区是推动全域城市化的实践载体,建设都市区是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创业环境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旅游环境城市的有效途径。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郑州必须率先崛起、强力引领,建设以全域城市化、生态和环保共同推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建设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区,进一步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整合力。

——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巩固和提升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中心,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家区域性创新中心,构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和国际陆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