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十八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中原经济区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设中原经济区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
富士康项目落地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全面提升河南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快速公交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主持人张绍刚:其实无论说到的是绿地也好,休闲广场也好,涉及的都是老百姓在这个城市生活当中的感受。因为我是一个整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所以我就特别想问一下我们今天在场的各位朋友,就是在郑州这个公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来,这位大爷。

郑州市民:现在是有路就有车,只要是路修成了,就通公交。另外特别是空调车降价以后,老年证也可以坐了。政府让利于民,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主持人张绍刚:谢谢!谢谢您给我们讲述的感受。我们现在再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郑州这些年公交的变化。

解说:郑州公交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一年多来,先后有140多家企事业单位向郑州公交公司捐助公交车近1000台,而且捐赠还在延续,加上政府投入购置的1000台,2011年郑州市公交车的总数迅速突破了5000台。

同期:宇通集团党委副书记彭学敏:我们是分两次总共捐献了80台的高档空调公交车。一方面是积极地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同时也是表达对这座城市,这里的人民的热爱,尽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解说:不仅老百姓乘坐公交车更加方便,而且空调公交价格也从过去的两元钱降到了一元钱,仅此一项,公交公司每天直接让利50万元,客流却比过去增长了5.82%。与此同时,郑州市的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也逐步形成。2009年,郑州完成了6条地铁线路的规划,总长186.74公里。目前,地铁1号、2号线正在建设中,预计2013年可建成通车;郑州—焦作、郑州—开封、郑州—新郑机场的城际轨道交通也已于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

未来几年,郑州的奋斗目标是打造成一个公交都市,形成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公交出行分担率由目前的26%提高到不低于45%。

主持人张绍刚:今天现场有公交公司的人吗?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企事业单位这么多捐赠的车啊,这是你们发起的行动吗?

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巴振东:这得益于咱们省委书记卢展工非常重视,得益于我们市委书记连维良亲自安排,卢展工书记坐公交车到公交公司进行调研,提出公交是为民,公交是形象,公交要优先,公交当自强,并倡导社会各界捐助公交车辆。

主持人张绍刚:公交的让利事实上是政府的让利,同时,一年的时间将近1000台,是郑州企业的捐赠,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种郑州精神?

连维良:是,现代化大都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功能要完善,公交就是重要的城市功能。而且在目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公交先行是解决交通拥堵、便民利民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公交需要大幅度增加投入,政府一时又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所以这件事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卢展工亲自乘坐公交车进行调研,并且亲自动员一些企业家给我们捐赠公交车。这1000辆什么概念呢?按价值算,就是6.5亿,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这儿,我们要向这些捐赠公交车的企业表示衷心地感谢!

主持人张绍刚:前段时间我注意到一个新闻,是郑州新郑的,好像叫保税区吧?

连维良:对。

主持人张绍刚:它是在哪个组团里呢?

连维良:在我们航空城组团。

主持人张绍刚:前段时间,新闻一直在关注着,说富士康要在这个地方,就是保税区这个地方来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这个事儿您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是在您刚才说到的航空城组团里面吗?

连维良:是,而且这已经正式形成了生产能力,这方面的情况,我看在座的有富士康的高管,最好请他们来给你介绍。

主持人张绍刚:好,哪位是富士康的?好,欢迎您。

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科技园商务处经理蔡敏:我是2010年在郑州就参与了富士康项目的建设,富士康项目在郑州从初期阶段到目前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我们从奠基到投产,用了六个月。从合作谈成,到我们的50栋厂房、90栋现代化公寓的落成,只用了一年的时间。综合保税区的审批,从提案到封关,只用了100天。这些数据缔造了令人瞩目的“郑州速度”。让我们诧异、惊奇的同时,对郑州市政府的这种工作效率刮目相看。

主持人张绍刚:好。这个话您应该是最爱听的,因为这个“郑州速度”不是您总结的,这个“郑州速度”是企业总结的,所以作为地方父母官,这个心里面感受是不一样的,对吧?

连维良:企业用“郑州速度”来评价我们,我们肯定是很高兴。但是我觉得,与其说这是“郑州速度”,我觉得应当说是“河南速度”。因为富士康这个项目落户郑州,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是全省共同努力的结果。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都亲自过问,省直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做了大量的工作。各个省辖市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省长郭庚茂和几位副省长几乎每个月都要开几次富士康项目的专题研究会,来解决富士康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说与其叫“郑州速度”,更应该叫“河南速度”。

主持人张绍刚:好,这是富士康,算是企业方的代表,刚才也说到了政企对接,今天现场有没有具体的哪位是负责那个项目的?有吗?您自我介绍一下。

郑州海关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主任吴晏晏:主持人好,我叫吴晏晏,是郑州海关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任,同时也负责出口加工区工作。举一个小例子,印象很深刻,2010年7月6日,他们第一次进海关去办手续,后来发现,注册不是海关自己能完成的,还有好多部门,然后我们派专门人员,经过10道手续,办完了他们的海关注册登记,他们的人掐着表说:“吴主任,我们看了看表,10道手续,四个部门,你们只用了一个小时。”其实按行政许可,我们是可以在15个工作日内办完的。

主持人张绍刚:刚才您举到的这些例子,说到的这些变化,尤其是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词,就是政府的行政部门不再用“管理”这个词,开始用“服务”这个词。但是市长我还是要问你,就是为什么我们郑州对富士康这么重视,这个富士康到底给郑州带来了什么呢?

马懿:一个意义,它改善了郑州的产业结构。开始我们连书记也讲了,我们工业结构,能源和资源型的工业占的比重比较大。富士康进来,对我们这个结构改变是比较大的。再一个,富士康落户郑州呢,它有雁阵效应,今后和它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很多就会到郑州来。第二个意义呢,把郑州市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觉得这个标志在哪呢?就是我们十个月建成的综合保税区,有了这个保税区的平台,可以讲,郑州可以直接和世界对话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再一个意义,我觉得和富士康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打交道,我们干部的眼界,我们干部的思维,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主持人张绍刚:我们的记者前段时间也采访到了富士康的总裁郭台铭,我们现在就来听一下郭台铭先生是怎么描述富士康未来在郑州的计划。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我觉得我们在下一步的发展,就围绕着将来河南的基础人力、中间人力与高尖人力的,高水准的、高水平的人力,以及河南广大的土地,以及它本身又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围绕这几个要素,我们把我们的技术从世界各地引到河南,引到郑州,所以将郑州作为富士康鸿海集团往后十年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基地。

(下转第8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