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小记者活动作文
参观河南博物院
扬师德 强师能
构建幸福教师工程
图片新闻
管城区少工委
建立诚信红领巾借用站
新学期 你准备好了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扬师德 强师能
构建幸福教师工程
对话名校长

扬师德 强师能

构建幸福教师工程

——访中原区外国语小学校长余玲

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位于文化宫路,是郑州市首家公办外国语小学。“我们努力为学生铺就一条通向明天的路,打开一扇走向世界的门。”校长余玲如是说。

初进校园,只见校门两侧整齐地悬挂着学校的校徽、校风、教风、学风;铺设着人造革的操场如茵茵绿草,为校园的美化增添了动人的一笔;教学楼外墙镶嵌着一幅幅装裱精美的中外科学家、文学家的画像和名人名言,于不经意间跃入眼帘,仿佛可随处聆听到前人谆谆的教诲。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堂,对学生的成长大到理想道德、个性品德,小到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字字句句中都透露出余玲对孩子们成长的关注与关心,她还告诉记者,她到学校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分别找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和教师谈话,了解了学校的状况:学生中就近入学的占三分之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三分之一,许多家长为了生活整日在外奔波,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去教育引导孩子。面对这样一种现状,经过反复思考,余玲坚定地说:“我决定用办学理念整合教师队伍,打造拥有幸福感的老师,进而形成学校的主流意识,用主流意识统领学校工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他们的人生之路就能够走得踏实和扎实。”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余玲告诉记者:“正是出于这点,我们从注意教师培养入手,真正依靠教师、发展教师,让教师正真热爱教育。一个教师,很多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学校中的生命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整个人的生命质量。他快乐吗?他充实吗?我常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并努力为教师这段历程抹上一些亮丽色彩,让他们能享受学校工作。”

在平常的工作中,为了培养教师的幸福感,余玲通过学习“三平”精神,提升师德水平、与书为伴,提高修养、典范引导和组织心理健康讲座的形式让教师最大程度的感受到幸福。“作为教师,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摆正心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工作,有自己的追求,有奋斗的激情,对学生、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心,就是一个不平凡的教师!”

一个乐队,各种乐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奏出悦耳的乐章;一所学校,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必须和谐有序,将正确的办学理念转变为全校师生的统一行动,就能像中原区外国语小学这样结出丰硕的教育成果。 本报记者 于 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