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债期货上市
条件逐渐成熟
本土体育品牌陷入增长困局?
“蔬菜花束”
也浪漫
住建部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
节日是把双刃剑
5年内大幅提高药品标准和质量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节日是把双刃剑

冷评热议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笔者收到不少促销短信:某楼盘促销,情人节当天购婚房可直降10万元;某西餐厅推出情人节极品套餐,520元起价……再看网上,某银行推出情人节理财产品,预计年收益5.20%,就连体育彩票也适时推出“甜蜜约会”彩票,着实为情人节添了一把火。

近年来,商业化的节日越来越多,节日的商业气息也越来越浓,“节日搭台,经济唱戏”现象愈演愈烈。然而,我们发现,铺天盖地的情人节广告既让一些人兴奋,幸福指数急升,又让更多的人被动地消费和理财,钞票数量骤降。有事例为证:每到情人节,邻居家的王小二别的什么不干,都会给女朋友买上99注“5201314”的七星彩,寓意“我爱你一生一世久久”,截至目前从未中奖,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不间断;每逢节日,刘小姐都会一早打开电脑上网“淘宝”,去各个网站秒杀节日特惠商品,中午晚间再根据闺蜜们提供的打折信息,去附近商场挨个扫荡,一年四季,从不停歇。这种本应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节日变成了商业味道浓重的“抢购节”。

对于很多商家来说,节日同样是把双刃剑。节日里,商家因大力度的促销而使得销售额大幅增长,但“你打五折我就打三折”,“你送平邮我就免快递”的现象比比皆是,促销力度逐年递增,利润却逐年减少,这种把平日消费集中到节日消费的方式,带不来收益的持久增长。此外,少数商家借着节日高价促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这种虚假促销在伤害消费者的同时,也使得整个行业的诚信受到质疑,对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

消费者在节日里要看紧钱包,对于促销商品要货比三家,理性消费,避免被节日经济“误伤”;商家也要苦练内功,既要提供优质商品合理拼价格搞竞争,又要下大力气开拓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赚到消费者的真金白银。

覃岩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