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金融·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存折“退休”让谁欢喜让谁忧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
获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服务春运
招行客服单日来电总量创新高
理财产品节后扎堆 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光大银行推出“医健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财产品节后扎堆 风险不容忽视

“进入2月以来,我们本月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已经超过了1月份的整体规模。”我市某商业银行相关人员向记者透露。春节过后,理财市场依然延续着节前的热度,银行也频繁推出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抢滩理财市场。

记者发现,目前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多在5%至6%,且以中短期为主。对于节后市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青睐,专家提醒,银行虽然是老百姓的金融管家,但与存款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是有一定风险的。

节后银行理财产品火爆

市民王先生表示,“过了春节,用钱的地方不多,与其让钱躺在银行卡上,拿着可怜兮兮的活期利息,还不如买成银行理财产品,赚取更多的收益。”他说刚买了10万元的一款362天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8%,一年下来比活期存款要多收入5000多元。

昨天上午,记者在绿城各大银行网点走访时发现,各个银行的LED大屏播放着当期的理财产品信息,花花绿绿宣传册上的产品更是种类繁多。面对银行卖力的宣传,市民也十分捧场,对银行理财产品青睐有加。某银行工人路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节后前来咨询和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要比节前多很多。”

“每年年初,市场上流动性资金充裕,银行都会主动加大揽存力度,不管怎么样先把钱弄进来再说。”消息人士表示。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只有在年初“积攒”了足够的“弹药”,后面的工作才更容易开展。“没钱怎么放贷,更不用说怎么去做其他的投资了。”这位人士表示。年初钱多,理财产品相对比较容易卖,而越到后面流动性越紧张,所以这几天正是黄金时间。

收益率5%至6%成为主流

细心的市民发现,和节前以“短平快”为主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不同,节后的银行理财产品则以中短期为主。业内人士表示,节前银行一方面为了揽储,另一方面考虑到客户春节消费,大多推出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而节后,客户的消费高峰已过,不少人手中还有大量闲置的年终奖、分红等资金,银行为了挖掘节后的闲散资金,自然将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稍微延长一些。

各家银行的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大同小异。银行理财产品从四五十天到一年的年化收益率多集中在5%至6%。“目前,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相差不多,不过是个别品种有高有低,市民在选择时,还需要仔细比对。”业内人士称。

虽然市民对银行理财产品并不陌生,但不少人仍旧对年化收益率的概念模糊。事实上,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取得的收益率。比如市区一家银行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6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5.1%,如果市民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5.1%×61/365=852.3元,绝对不是5100元。

不过,银行人士也提醒,今年未来一段时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降息的概率在不断加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市民若有资金较长时间不用,可选择中长期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另外,当前三年期银行定期利率已达5%,市民也不妨在自己的理财投资中进行适量配置。而在选择产品时,还应货比三家,除了注重产品收益外,还要留意并比较一下产品的募集期、起息日以及到账时间等。

银行理财产品同样有风险

在某银行陇海路一网点记者见到了前来咨询银行理财产品的赵先生,家住中原新城的赵先生告诉记者说:“刚才跟他们客户经理聊了半天,其实也没听懂多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多数产品设计比较复杂,客户一般更关心受益,所以对于相对专业的产品构成难免会听不太明白。

记者了解到,投资者往往感觉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多因银行常把理财品的预期收益当成实际收益来介绍。一些银行还常用小礼品去吸引投资者,但很少提示风险。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提供保本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提到风险时常说,“一般都会有很好的收益”。

专家认为,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认识存在误区。投资者觉得银行是保本保收益的,所有东西只要在银行买,就会得到收益,这是多年来老百姓心中形成一个思维定式。所以老百姓感觉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保本保收益的,一旦有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效益率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投资者往往不能接受。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