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后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一个人的
新闻发布会
政协委员邰丽华
排新舞生命密码
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答记者问
美消费者团体称可乐含致癌物
利比亚东部地区宣布自治
广东暂停新建经济适用房
卫生部加大对滥用
抗菌药医师处罚力度
希望刚方积极救治中方伤员
胡锦涛同普京通话
愿加强战略协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答记者问

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答记者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外交回顾

过去十年中国外交谋大局、求合作、促改革、树形象、做贡献

中央电视台记者:过去十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外交经受了接连不断的考验。您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十年的外交工作?今年某些地区和国家对峙与冲突依然持续,您认为中国外交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您对今年外交有何展望?

杨洁篪:我想今天的答问从回顾中国外交十年的情况开始,以近知远,这是很有意义的。

这十年外交工作既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十年,也是中国外交奋发进取,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

我想十年的外交工作可以如下概括:

一是“谋大局”。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积极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同时要有力地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是“求合作”。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国际及地区组织的友好合作,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双多边结合,开创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三是“促改革”。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朝着更加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扩大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影响力。

四是“树形象”。借助我国领导人出访和外国领导人来访,借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平台,积极开展公共和人文外交,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充分展示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五是“做贡献”。就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已经日益成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参与者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外交重点

今年外交工作有三个重点

杨洁篪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今年我们要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外交工作,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推进外交实践和理论创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作出积极贡献。

具体讲,我们今年外交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服务发展。就是要围绕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好务这条主线,妥善应对外部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更多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是维护和平。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更加积极地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和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发挥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三是促进合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各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之间的友好合作,深化共同利益,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俄关系

今年中俄关系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五个重点”

俄罗斯新闻社记者:您对近日在俄罗斯举行的总统大选有什么评价?中方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有什么考虑?另外,今年中国是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将承办上合组织2012年峰会,中方对此有什么考虑?对上合组织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杨洁篪:我们注意到,3月4日俄罗斯已经顺利地举行了总统大选。我们预祝俄罗斯人民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同俄罗斯一起,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加强两国务实合作。

今年的中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五个重点”。“一个中心”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未来十年中俄关系的发展规划。“五个重点”:一是搞好今年双方高层接触和互访;二是加大相互在政治上的支持;三是进一步推进双方在经贸、能源、科技、地方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四是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特别是要办好俄罗斯旅游年;五是密切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我们相信通过双方努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中美关系

美方要慎重妥善处理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中国是否将美国把战略中心转向亚洲看作是对中国构成威胁?如果是的话,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反制措施来抗衡?另外,考虑到中美两国在伊朗、叙利亚以及其他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两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深互信?

杨洁篪:我认为有必要先就中美关系的总体情况阐述一些看法。

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总的态势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双方交往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中美交往史已经深刻揭示: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的共同责任,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我认为即使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但总的发展势头是向前的,而不是后退的。

我们一直认为应该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方向。双方应该始终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美方尤其要恪守承诺,慎重、妥善处理台湾、涉藏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双方应该继续通过高层互访和接触,比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渠道来加深沟通协调,增进战略互信,排除各种干扰,建立起大国之间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亚太局势

各方都应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杨洁篪在回答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时说,亚太是中美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这一地区总的态势是什么?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我认为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本地区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跟其他各国,无论是大国小国、弱国强国、贫国富国,都是平等的一员。中国的道路条条通向亚太,条条通向世界。我们愿意同各国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平等的世界。我认为有关各方都应该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致力于本地区的发展繁荣。我们希望并欢迎美国在这一地区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希望美国尊重中国的利益和关切。我们愿意同美国和本地区的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稳定、发展的亚太地区。

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中美之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总之,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符合中东地区人民根本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处理中东有关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中日关系

望日方处理好钓鱼岛等敏感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请问您对当前日中关系有何评价?对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有何考虑?日本和中国之间有一些敏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应如何增进日中战略互信、改善国民感情?

杨洁篪: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增进国民感情,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关于中日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钓鱼岛等敏感问题,我们希望日方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这些问题关系到中日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和两国关系的大局。我们认为,日本方面要真正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切实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处理好这些十分敏感的问题。

我也认为有必要来谈谈如何增进战略互信和增进两国国民感情的问题。增进中日战略互信的关键是要从战略上正确客观认识对方的发展,真正视对方发展为机遇,把对方看作是自己发展的伙伴。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时,同日本领导人一起发表了第四个中日政治文件。双方就“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达成了重要政治共识。将这些共识转化为两国交往的实际行动,我想中日互信就能够不断深化。

我认为增进国民感情是一项系统工程,双方都要着眼长远,多层次地做工作,特别是要多做青年之间交流工作,使更多的人投入到中日友好的事业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