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心时间银行进小学
村内道路坑洼
垃圾随处可见
“雷锋日记”接力
记录身边的感动
受助儿童写信
感谢爱心阿姨
8年甘当公益 “引路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20名优秀“的姐”受表彰
全市“五一”巾帼奖揭晓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8年甘当公益 “引路人”

本报记者 郑 磊

为帮助农民工子女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他发起“快乐儿童”项目;为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在高校间组织“公益社团骨干能力建设沙龙”…… 他是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勤公益社执行社长张楠。

回首自己8年的“雷锋”历程,张楠深有感慨,其间,他被孩子们亲切称呼“南瓜哥哥”,也是孤寡老人眼中的“好孩子”,而他更中意大家称他为慈善公益道路上的“引路人”。

“农民工的孩子们刚进城,很多事物以前都没接触过,所以都有点无所适从。”张楠说,很多孩子的求知欲让他感动,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节奏,他发起了“快乐儿童”项目,“通过心灵火炬计划、快乐书屋、快乐助学、快乐儿童营等项目实施,给她们带来关爱和笑声。”

接触久了,张楠就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大哥”,亲切地称他为“南瓜哥哥”。

“我参与实践志愿服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为积极推动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张楠推动成立“河南大学生公益论坛”,并在高校间组织了“高校公益社团骨干能力建设沙龙”,在40余所高校向志愿者开展主题讲座、经验交流会、论坛等,帮助志愿者开阔视野,提升服务水平,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高校志愿者。

“他参与志愿服务8年来,每年志愿服务时间都超过了300小时。”张楠的好友说,在他的感召下, “我陪老人度周末”等一系列关爱空巢、孤寡老人的“金晖助老行动”陆续展开,与敬老院孤寡老人建立一对一的长期陪伴式心灵关怀服务,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好孩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