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欺负你一辈子
银装素裹(国画) 柴清玉
千古邙山河洛风
待命(油画) 孟庆湘
卓佳
三人一面像
美国的习俗与禁忌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载

祖父杜审言,少擢进士,为隰城尉,恃其才高,傲世独立。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誉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人称“天下才子”。 崔融亡故之时,杜审言虽已年长,却为其披麻戴孝,行孝子礼仪,足见对友人至情至性。唐时诗文大家苏味道曾为天官侍郎,杜审言为其下官集判。一次杜审言于府衙判卷而出,对友人大笑:“味道必死!”友人惊问其故,杜审言诡秘道:“彼见吾判精妙,必而羞死。”狂狷可爱至此!其又常对人语:“吾文章当得屈宋做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言自己诗文法度森然,只有屈子、宋玉方有资格评价,其书法笔力遒健、精妙,仅随王羲之之后。其矜诞、狂谵类此。亦由此可见其儒术深濡、读书车载、文工深厚、才华横溢。后因酒后妄言朝政惹祸,贬吉州司户参军。于吉州任上,杜审言再因狂傲不羁,屡犯上司与同僚之故,为吉州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借机构陷其罪,下于狱中,并上奏朝廷,意欲杀之。周季重一日于府衙大设酒宴,正值酒酣之时,忽有一青衣少年,手持匕首,迅如猎豹,直扑而来。周围兵士遮掩不及,周季重已被重伤于座,少年亦为蜂拥而至的军士乱刀杀死。周季重探身相询左右,方知此少年乃杜审言之次子杜并。周季重惊叹:“昔闻审言曾祖事母至孝,因其兄为仇家曹策所杀,昼持钢刀,刺杀曹策于京。而后,从容自缚,报官自首,名动京师。不想杜家后有来人!”周季重自知将死,撇开家人救护,继而仰天长叹:“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我今以身死,全其孝义美名!”遂不治而死。后文坛泰斗苏颋感伤杜并孝烈,志其墓铭,“因公府宴集,手刃季重于座。期杀身以请代,故视死以如归”,云云。杜审言因子孝烈,言官、文士纷纷上书为其鸣冤,致使朝廷对其案发回重审,得以清雪,杜审言仍归东都。因其才思敏捷,傲岸自负,武后于洛阳行宫召杜审言应对,欲授其官。武后问道:“若授官,卿喜否?”审言闻听,手舞足蹈,笑颂圣意。武后见状,令其赋《欢喜诗》。其脱口而出,揽笔而就,诗情并茂,字字珠玑。武后亦笑:“若此才性,焉不狂狷?”遂叹重其文,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累迁洛阳丞。后唐廷政权更迭,因杜审言曾与武后面首张易之兄弟相善,神龙初年,流放峰州。后又为中宗特旨诏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病重期间,宋之问、武平一等文士省候病情如何,其笑答:“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言其在世,才盖诸人,可惜后无来者!未几,杜审言病卒。学士李峤等奏请上皇加赠,遂诏赠著作郎,归葬于洛阳偃师首阳山下。

杜甫每每闻听祖母谈其祖父往事,因其年少,不知悲喜,却对祖父诗文爱不释手,百味于心。

研读诗文闲暇之余,杜甫登邙山,游龙门。浑厚的黄河文化,常使杜甫思绪激荡,感慨万千,感受天地之大,文海浩瀚。

第二章 鉴真说教大明寺 子美觅诗游吴越

斗转星移,时光匆匆,杜甫年届二旬,已成峻拔儒雅、风姿翩翩之大男。其诗文歌赋皆佳,为洛阳名士所称赞。时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儒学,尊重贤士,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为相,使开元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元十三年,为封禅泰山之行,唐玄宗引领百官移驾东都;并于京城诸司中亲选德才兼备之人,分赴十一州任刺史。时任宰相宋璟于洛水南岸安乐塬上,代皇上亲为诸刺史送行。为睹盛会,四方官宦豪绅、商贾迁客、文士骚人、贩夫走卒皆云集洛阳,使洛阳一时成为名臣儒士云集之地。杜甫于洛阳常与已卸任于家的魏州刺史崔尚、豫州刺史魏启心等诸人往来。李邕时任北海太守,其回洛阳小住之时,竟简从驱车,前往洛阳仁风里杜甫二姑家中,屈驾相见杜甫,谈论诗文、书法。在数位前辈引领之下,杜甫对儒学精神、思想的理解更为深入,儒家奉行的仁爱之心与匡世之念已然促成杜甫的人格和操守。且有李邕、王翰等名士提携,杜甫于名士云集的洛阳亦得薄名。只是其年纪尚轻,不得官场要领,虽取乡试三甲,又频频出入洛阳翰墨场诗文风雅,却一直未有功名。

李邕如同望穿杜甫心事,手抚杜甫肩背,语重心长:“若承祖业,须历经世事,胸怀文韬武略。你已读千卷书,是该走万里路之时。”

此言如同一道亮光透彻杜甫心底。杜甫遂于开元十九年,趁着暮秋暖阳,于洛水天津桥乘船,沿黄河再转道鸿沟汴水,向东折南,沿汴水和大运河顺水而去,开始吴越漫游。暮春时节,杜甫乘百水千浪已抵江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