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原之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炎黄巨塑缔造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炎黄巨塑缔造者

——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王仁民

王仁民,男,1925年2月生,山东烟台人。1946年参加工作,1947年参军,1958年转业地方,1989年离休。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二帝巨塑筹建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先后参与、组织完成了郑州东北、东南上万亩沙荒的绿化、兴建了被新闻媒体称为大河明珠的黄河游览区,又倡议在中国郑州黄河游览区的向阳山上用花岗岩兴建106米高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得到了李瑞环、薄一波、周谷城、萧克、程思远、李政道等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的关注与大力支持。

“三月三,拜轩辕”。龙年早春,草长莺飞,在郑州西北28公里的黄河之滨,在风景秀丽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内,与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相距300米的向阳山上,巍然矗立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不日将再次接受数以万计心系华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顶礼膜拜。

这尊巨型塑像,集“地球第一雕”、“华夏不可替代的历史名片”、“万里黄河第一景”、“中华民族魂魄所在”等美誉于一身,它的成功落成,凝聚了一位郑州老人大半辈子的心血和努力。为了炎黄巨塑早日伫望大河,为了炎黄子孙拜谒人文始祖,他曾穷尽毕生心血,20年如一日奔走呼号。

他就是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黄河游览区党总支书记,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二帝巨塑筹建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仁民。近日,记者走进王老位于省图书馆北楼的办公室,拜访了这位因炎黄文化研究而蜚声海内外,被誉为“黄河代言人”、“黄河之子”的炎黄巨塑缔造者,触摸他那浓得化不开的文化情结,感受他善于把理想变现实的非凡魄力。

胼手胝足实干

荒山蜕变景区

奔腾不息的黄河,从郑州邙山脚下流过。

如今的黄河与邙山交汇处,是一处名闻遐迩的风景名胜区,这里山清水秀,旅游旺季游人如织,景区内不仅有供数百万市民吃水的提灌站,有端庄慈祥的黄河母亲塑像、大禹治水塑像、告诫后人骄兵必败的战马嘶鸣塑像,更矗立着令无数海内外华人景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在这些沧桑巨变工程中,王仁民不只是倡导者、决策人和实施者,更是身先士卒胼手胝足的实干家。

1971年6月,由于出身问题,46岁的王仁民被发配到离市区28公里的邙山提灌站工地劳动改造。当时,这里荒山秃岭,山雀飞来无树栖,野兔跑来无草吃,犹如郑州的“北大荒”。 为防止提灌站决口、塌方,不得不没日没夜地清淤防险,工作艰苦而枯燥。

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在政治与自然的双重逆境面前,王仁民一度痛苦彷徨,但却没有颓废,他暗下决心,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作为,改变这一切。

治水,植树,布点楼台,播撒五彩,王仁民从邙山提灌站工程建设落笔,以苍茫黄河邙岭为幕,以悠远黄河文化为题,以重建良好生态为景,一路铺陈梦想,一路镌刻奇迹,用生命勾勒着这方荒芜之地上的鸿篇巨制。

不毛之地上诞生的AAAA景区,是王仁民传奇人生的发端。

寒冬腊月,他跳进结冰的河里,不是挖渠清淤,就是抢险堵漏。一年365天,将近200天都在抢险。他用无声的行为赢得了信任,担任了突击队队长、工地指挥长,并实际主持了邙山提灌站工作,彻底解决了提灌站塌方和淤泥问题,保证了市区饮水安全。随后,他带人跑遍了32座山头、37条沟壑,逐处化验土壤、试栽树木,成功摸索出了梯田保苗、雨季植树、山顶栽柏、山腰栽楝、山沟栽杨、边坡栽紫穗槐、河边栽柳、填沟种花的一套方法,并在山顶上建成两个蓄水池,铺设了喷水管道,先后栽活树木40多万株,牡丹、月季等花卉数万株,使4000多亩原本光秃秃的邙山头再次有了生机。

面对着逐渐恢复生机的群山,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王仁民大胆提出,这里应该开发成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反映黄河文化的旅游胜地。并培养技术人员到国内遍学古建筑设计,组织职工们在山上盖起了亭台楼阁,使黄河游览区已具雏形。

在他的坚持下,1981年4月,市政府正式批准在这里修建黄河游览区,并对外开放。

按照围绕黄河文化做文章的原则,王仁民一步步实施他的文化景区建设规划。先是在五龙峰怀抱的梅花池中,高高建起一座身着唐服、头挽魏髻、双目慈祥注视怀中婴儿的黄河母亲《哺育》塑像,随后相继建成蓬勃向上的黄河儿女群像,治水英雄大禹像,表现刘邦、项羽对峙争龙的“战马嘶鸣”塑像……使黄河游览区跃身成为郑州的形象标志和国家AAAA级风景区。

奔走呼号廿载 巨塑奇想成真

在这个世界上,拥有奇思妙想的人很多,真正能把奇想变成现实的人凤毛麟角。王仁民,就是一个能把奇想变现实的人。

回望历史,往往让人产生奇思妙想,进而生发无穷力量。

“雕塑是立体的诗,固体的画。”王仁民认为,在传承文化方面,雕塑具有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加直观生动,更易给人留下烙印。

1986年,王仁民访问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总统山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国不久,他恰巧在人民公园发现了一尊高11米的炎黄二帝塑像小稿,一个奇想在他心中酝酿:黄河流域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发祥地,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在这里创造出辉煌中华文化,一直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难道不该在黄河之滨建造一座人文始祖巨型塑像,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来瞻仰祭拜?

王仁民决心为中华民族造像。1987年,他提出在黄河游览区距京广铁路最近处的向阳山上建造106米高的炎黄二帝巨塑的宏大构想。巨塑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堪称“地球第一高”。

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受到争议。当时一位省领导公开批驳:炎黄二帝长啥样,王仁民见过?胡闹!王仁民对身边的人说,他当领导有一套,但不一定懂文化,咱们干咱们的。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反复的宣传和强化。

一心要圆巨塑梦想的王仁民,既是苦行僧,更是布道士。每一次与外界的接触,都是他宣传建造炎黄巨塑的难得机会。他利用在黄河边接待彭真、万里、谷牧、李铁映、秦基伟、李德生、李长春、萧克、程思远、费孝通等中央领导的机会,不断宣传弘扬炎黄文化、把炎黄二帝巨塑作为凝聚全球华人载体的构想。他心系社稷的博大胸怀和宵衣旰食奔走呼号的人格魅力,终于赢来了社会各界对炎黄巨塑的认可和支持。

1988年,炎黄巨塑筹建委员会组建,王仁民获推成为筹建委员会主任。建造炎黄巨塑像引发的炎黄文化研究同时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1989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薄一波与著名旅美学者李政道出任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和萧克将军为会长,王仁民为常务副会长,炎黄二帝巨塑建造工程赢得了更大层面和更高层次上的支持。李政道在专程参观黄河之滨的邙山之后,兴冲冲对王仁民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我非常赞同在这里为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兴建巨塑!”并挥笔题字:“炎黄二帝魂何在,中华儿女魄永存”。

在王仁民的筹划下,经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吴树华精心设计,600余名专家学者数十次论证,十易其稿,终于确定炎黄二帝巨塑方案。

关于炎黄巨塑建设资金,王仁民的初衷是,要本着民办的原则,不要政府一分钱。

而向民间筹款的事情,自然落到了王仁民身上。

为了筹集建设经费,王仁民四处化缘,也得到了积极回应,不少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捐款、捐物共襄盛举: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在人民大会堂义演5场,并将义演收入全部捐献给筹委会。深圳一位商人筹款100多万元,广州一位河南籍副市长筹款200万元,天津吉鸿昌女儿吉瑞芝募集几十万元。王仁民自己捐款6000元,郑州市一位退休干部捐款1000元,一些学校师生也几百、几十、几元、几角地捐款……

物换星移,人事更替,黄河游览区更名为黄河风景名胜区,王仁民也从游览区管委会主任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但他作为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建造炎黄巨塑痴心不改。但是,尽管几经募集,多方赞助、义捐,但在浩大的工程面前显得杯水车薪,致使工程建建停停、进度缓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任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得知此事,认为应当支持这一文化盛举,决定由市财政资助3000万元。

2005年,王仁民结识了香港豪德国际集团董事长王长利。这位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旅港潮州籍商人,十分看好在郑州投资炎黄二帝巨塑这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文化公益产业,并深深被王仁民的远大抱负打动,决定投资5000万元,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联手建造炎黄二帝巨塑。

筹资难,施工亦不易。巨塑依傍的向阳山体全部用大理石护砌,脸部用福建的花岗岩雕刻,整个塑像总重量达几千吨,光鼻子就几吨重。为了避免把山体压塌,要打入76根直径1.5米、深22米的巨桩,有一次,不小心打入了战备洞,是王仁民出面协调,改道重修了战备洞。为了保证雕刻工艺,一位河南老乡从国内雕刻之乡福建惠安请来能工巧匠,前后耗时七八年,最多时几百人同时施工。

20年奔走呼号,20年美梦成真。2007年4月18日,寄托着无数炎黄子孙祈愿的炎黄二帝巨塑在黄河风景名胜区胜利落成。盛大的典礼上,近3000名华夏儿女,同声吟唱由范曾创作的《炎黄赋》,祈福中华繁荣昌盛,其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在内的国家领导人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及著名华侨、华商代表等。随后,前来郑州出席第二届中博会开幕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香港特首曾荫权、澳门特首何厚铧等,也参观了巨塑。

炎黄二帝巨塑由此蜚声海内外,成为无数华人寻根问祖的目的地。

“炎黄巨塑是一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晶,它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远高于其经济价值。”王仁民说,这尊巨塑不是河南人、中国人的巨塑,而是属于世界上全体华人的。炎黄巨塑建成后,每年慕名前来瞻仰巨塑的海内外华人多达数十万人,大大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了河南在全球华人中的知名度。

高举炎黄旗帜

谱写无悔人生

人生虽然只有几十年,却绝不是梦一样幻灭,只要追求真理,便得永生。

王仁民穷其后半生所追求的,就是弘扬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哺育》是文化,代表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大禹治水是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战马嘶鸣是文化,体现了战争;炎黄二帝巨塑是文化,代表着全球炎黄子孙的“心”和“根”。

“民族文化凝聚力、生命力很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文化,一盘散沙。”王仁民坚信,在当今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很难有一种文化能像炎黄文化这样得到全球如此众多华人的认可和推崇。他在国外参观学习时感受到,跟海外华人谈主义、谈制度,远不如谈炎黄子孙更能动人心弦,海外华人无论是什么信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承认是炎黄子孙。

“谁能高举炎黄旗帜,谁就能团结全球炎黄子孙,谁就能顶天立地,实现繁荣和富强。”王仁民在他的论文《高举炎黄旗帜,深化爱国主义》中论述道,相当多的海外华人掌握了先进科技、巨大财富,有些已成为尖端科技人才,要把他们吸引过来参与中国的发展,得靠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这就是他20年来孜孜以求推动炎黄二帝巨塑工程和炎黄文化研究的动力源泉。

炎黄文化研究,让王仁民的人生因此而精彩。

自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之后,炎黄文化研究风靡全国,上海、福建、湖北、延安、武汉等地相继成立了炎黄文化研究会,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王仁民作为炎黄文化研究的倡导者,对此深感欣慰。

“前不久去北京看望一位老友,已经脑梗塞卧床不起,谈起人生,觉得自己虽然从政多年,但一辈子吃吃喝喝,没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很后悔。”王仁民说,如今他虽然年事已高,事业基本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回首往事,这辈子最想干的事都干成了,可以说无悔、无憾。现在吃得下,睡得着,能够坦然地在家养养身体,陪陪老妻,享享天伦。

王仁民晚年的坦然,来自于他以自己的执著,终于把伟大的理想变成现实,在凝聚全球华人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他在人生感悟中写的那样:让理想变现实,让精神变物质,让知识变财富,让论文和艺术谱写在山河大地,让生命物化为世人的福祉,为子孙留下新的财富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采访手记

王仁民生于1925年,今年87岁了。采访这样一位耄耋老人,语言沟通会不会遇到障碍?记者心里直打鼓。电话预约时,王老的声音有些虚弱,他的家人说他正在电力医院打吊针。当记者告诉他,是由徐长青老师介绍,想采访他炎黄文化研究方面的事情时,他爽快地答应,次日上午在他位于省图书馆北楼的办公室见面。

如约而至的王仁民身材瘦高,头发花白,尽管声音不高,因右腿股骨头萎缩而拄着一根拐杖,但步子碎而快,耳聪目明,头脑反应灵敏,语言表达清晰。看言谈举止,怎么也不像一位“奔九”的年迈老人。

王仁民的办公室与记者想象中的迥然不同,房子建于上个世纪,屋内没有宽大的老板台和漂亮的装饰,只有两张不大的办公桌,一台电脑,一对旧式布艺沙发,一张铺着墨绿色金丝绒的茶几。斑驳的墙体上挂满了炎黄二帝巨塑照片、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照、炎黄二帝巨塑落成典礼照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人士在炎黄二帝巨塑下的合影照。

记者送上本报近几期精心打造的“中原之子”系列报道,王仁民十分高兴,饶有兴致地问了老友王广亚、马金凤现在的情况,并细心地给记者准备了一套他的著作和报道材料。在他旧式的布艺沙发上,娓娓道出他与炎黄文化、炎黄二帝巨塑的故事。

之后的一周时间内,王仁民3次接受记者采访,每一次,他都没有任何推辞,耐心配合。

王仁民有着浓浓的“黄河之子”情结,谈到最想去的地方,王仁民毫不犹豫地说:“炎黄巨塑!”在他事业所系、魂牵梦绕的景区,记者两次领略了他作为炎黄巨塑缔造者的影响。一次是在进黄河风景名胜区大门时,门卫本来要查看门票,一听说车上坐的是王仁民,马上毕恭毕敬地把王老的车让进大门,并目送老人进入景区。一次是在景区内,一群台湾新竹县来的台胞看到王先生在炎黄巨塑前拍照,好奇地凑上来,当听说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炎黄巨塑的第一功臣时,由衷地赞叹道:“太了不起了,很震撼!”并纷纷跑过来与王仁民合影。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