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lh2319
lh2232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郑州带“里”的街巷

“里”是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古籍记载,早在西周就已有了“里”。至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于一“里”有多少户,各代不大相同。汉代以前有五十户为一里的,也有八十户为一里的,还有一百户为一里的。到了隋代,在京畿之外,也设有“里”,以二十五家为一里,五里为一乡,里的长官名曰“里正”。唐代实行的是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的建制。宋、金、元、明皆袭用之。至明代里的官名改为里长,统揽里事。清末民初,郑州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居民是住在老城区和后来火车站周围兴起的里巷。取名“里”,一般来讲,是把古今意思熔为一炉,既是居民聚居的地方,也包含小街道的含意。清末,移民的涌入,来自不同地域的各种类型的外地人塑造了城市性格的多元化,居民所居的地方也有所不同,有街道、有马路、有里巷、有胡同等。从古至今,郑州用“里”起名的街道,在全国城市中也是比较突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里”的地名文化又有所创新。“里”的起名,亦都有因。

以吉祥、纳福、嘉语起名的有:福庆里、南庆里、北庆里、新春里、富春里、宝昌里、天中里、玉庆里、维新里、华丰里、惠芳里、裕元里、裕亨里、裕利里、裕贞里、裕信里、宏农里、东兴里、汉昌里、民权里、兑周里、鼎兴里、启新里、启明里、金沙里、三兴里、智仁里、三多里、三元里、复兴里、荣华里、文华里、聚玉里、永盛里等。

以行善积德助人起名的有:三德里、庸德里、文德里、德化里、仁寿里、永康里、友爱里、德让里、武英里等。

以象征社会安宁、欢乐起名的有:保安里、清平里、青云里、升平里、太平里、民乐里、新民里、同庆里、和平里、普庆里、丰乐里、平安里、康乐里、永和里、郑新里等。

以地形地貌和方位起名的有:天成里、东天成里、西天成里、东关北里、东关西里、东关南里、商城东里、前阜民里、后阜民里、南仓西里、石桥东里、石桥西里等。

以花草树木、行业、名胜起名的有:百花里、丁香里、龙柏里、桃花里、杏花里、趣园里、菜市里、关中里、陇海里、铁工里、钱塘里、振兴里、豫丰里、晴川里、北仓里、南仓里、德成里等。

这些“里”之街道,古朴高雅,或新或旧,或平或奇,富于哲理,寓意深刻,可见郑州地名浩浩烟海,繁若星云,令人目不暇接,充分显示了这座城池历史悠久的特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