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到位”推进群众工作
戏迷老人的家庭“梨园展”
举办公共租赁住房宣传活动
公开承诺推动学教活动
开展春季集中服务活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综合整治无主管楼院
“一条龙”帮扶失业人员
母子接力关爱智障女
“和谐楼” 里传佳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母子接力关爱智障女

本报记者 陈亚洲

在阳春三月的绿城,传颂着一对母子爱心接力,16年来持之以恒,用真情温暖着非亲非故的智障女一家的动人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现年49岁的母亲黄敬,是二七区市政管理执法局职工;儿子叫黄硕,在河南省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系学习。

那是1996年初春的一天,正在福华街街道办事处负责民政工作的黄敬,来到新圃西街社区入户调查低保对象时,了解到有个26岁的智障女陶燕红,父母双亡,与姨妈谢翠娥相依为命。

调查回来,黄敬很快上报让陶燕红享受低保,同时把陶燕红一家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时时牵挂着小燕红,一有空就去嘘寒问暖,送药、送衣服和生活必需品,还和她促膝谈心。

转眼到了2001年,陶燕红的姨妈年近七旬,身体又不好,照料陶燕红感觉力不从心。黄敬决定为陶燕红换个环境调养心情,就把陶燕红寄养到远在安徽萧县农村的亲戚家。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次,陶燕红离家出走,这下可把亲戚急坏了,便给黄敬打电话。黄敬赶到安徽亲戚家,专门印制了800多份“寻人启事”,又拿出2000元钱,请村里人帮忙寻找陶燕红。一周后,才在附近一个农户家中找到了陶燕红。

打那以后,黄敬每年都要挤时间去看望陶燕红,带去药物、春夏秋冬的衣物和生活用品。2006年黄敬调到区市政管理执法局后,关心陶燕红仍不间断。

那时,尽管黄敬每月工资不足千元,丈夫又下岗,但她每月还要挤出300多元,帮扶陶燕红等5名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黄敬关心他人的义举,儿子黄硕耳濡目染,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颗无私奉献爱心的种子。他接过妈妈手中的“爱心接力棒”,在关照陶燕红的同时,挤时间为残疾人、困难户和孤寡老人服务。

“我已节省5000多元,联系了一家精神病医院,为陶燕红治病。另外,已向区民政部门汇报了陶燕红家的情况,准备为她家申请一套廉租房,把陶燕红接回来,方便我和儿子一起照料她。”采访结束时,黄敬向记者透露了她心中的帮扶计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