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注重细节 关爱听力
成功是“逼”出来的
为中小学生成长护航
cq235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普及心理咨询 让心灵得到净化
为中小学生成长护航

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面临各种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危机感加重,由此引发心理危机的几率上升。这种情况,也波及到中小学生。情况当然各有不同,但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厌学厌世情绪;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缺乏家庭关爱;独生子女因家庭过度溺爱,致使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缺失。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徐光兴博士透露,我国中小学生患忧郁症的比例正在上升,截至2010年6月1日,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6%。患忧郁症人群的最早年龄已经提前到了8岁~12岁。可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日前采访了心理咨询师和老师,共同帮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正是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不仅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还要应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郑州第七十四中的心理咨询老师马歆源说。

在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处理不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比如,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抗的心理等;另一方面,早恋也是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马歆源提醒中小学生一定要正确处理个人在青春期的困惑,在与异性交往中要学会自我控制。

黄河路第三小学老师张留刚介绍说,如今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其性格与现实环境所产生的冲突,比如,有的孩子比较优秀,习惯了掌声与喝彩,面临突如其来的失败与挫折,心理防线很容易坍塌。

在校外生活中,家庭不和睦是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诱因。有的孩子成长在单亲或者重组家庭,这种家庭环境容易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

马歆源提醒广大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一样正常普遍,学生及其家长要正确对待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区别,千万不要认为心理问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而却步于心理咨询室之外。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要第一时间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

推广生命教育 认识生命价值

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其次,要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教育。具体方法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包括讲解励志故事,开展以励志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努力的你最美丽”等,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老师葛琦告诉记者。

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向学生推广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经三路小学老师张培强表示,“小学阶段里面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需要融入生命教育并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小学生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创造生命的价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张培强呼吁:“广大网民也要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