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大2012年自主
招生考试昨举行
高新区:
完成七成拆迁任务
郑东新区:
拆迁清理基本完成
坚持高定位把握新机制
努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
我省启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改革
以临战姿态全力以赴筹备好
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和谐中国的和谐盛典
2月郑州市区住宅销量劲增七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上接第一版)为了更好地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把平安消防真正送给绿城百姓,2011年12月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行基层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对“网格化管理”作了更好的规定。

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警参与、全民参与,共同夯实消防安全工作基础,才能打牢基层火灾防控的防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黄保卫说,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紧密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持续不断地推进社会消防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把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实、抓好。

目前,我市以乡镇、街道为基准划分出了180个“大网格”,以行政村和社区为基准划分出了2879个“中网格”,以居民楼院、村组为基准划分出了19801个“小网格”,逐一明确监管人员,对网格内单位和场所实行“户籍化”管理和全面排查,实现了网格排查整治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彻底消除了盲区和死角。

多项保障措施 保网格能“网”住火患

“网格”已经搭起,如何将大网拉紧、封堵住火患?

郑州市委、市政府及公安消防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切合郑州实际的保障措施。

领导保障。郑州是河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消防总队总队长夏夕岚的工作分包联系点,他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经常给予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郑州市副市长张学军多次深入一线检查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机制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消防工作的弱势在乡镇街道、社区、村民委员会,做大做强消防管理“第四级”,是实现基层消防监管全覆盖、无盲区的关键,而责任制则是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到实处的核心环节。

郑州市将大、中、小三级网格中涉及的单位分为乡镇街道办、综治部门、乡镇街道安监办、派出所、社区(村委会)、其他形式的消防队伍和社会单位等六大责任主体,实行县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分包“大网格”,街道乡镇人员分包“中网格”,社区行政村工作人员分包“小网格”,逐级督导工作落实的分包制度。

在逐级分包负责中,明确了日常检查巡查、组织集中排查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宣传培训服务、规范台账登记管理、加快队伍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七项工作内容。

每个“网格”内,消防工作小组定期检查,保安的消防电动车、摩托车、巡防队员的细水雾电瓶车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公安、消防的社区民警不定时抽查,社区消防体验室全天候开放宣传,志愿者服务队挨门挨户宣传,文艺宣传队广场助阵宣传,流动消防宣传车错时宣传,小培训、小演练、小比赛、小提醒不断,社区消防已有机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习惯。

组织保障。将网格精细化管理作为“平安郑州”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点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工作开展。市、县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明确3200余名公安民警、285名消防官兵和116名消防文职人员,定点联系三级网格,全程指导、推动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

装备保障。全市累计投入1.5亿元,为基层防控力量配备轻型消防车185台、手抬机动泵178台、消防电动巡逻车1132辆、电动自行车1325辆,细水雾灭火装置258台,督促各街道办、居民小区增设1886个消防器材存放点和5108套消火栓箱,城区所有社区“四室一点”配齐了常用灭火器材。

此外,市政府拿出500万元专项补助,在街道、社区建成118个集娱乐、宣教、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消防体验中心。加密队站布点,专门修订“六线控规”消防规划,按“一队一站”模式、“两车十人”标准,在主城区每个现役消防队辖区配套建设一个小型消防站,增招500名合同制队员补充执勤力量,进一步优化消防力量布局。

奖惩保障。市委、市政府将网格精细化管理纳入政府总体工作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实行高危场所、乱点区域由副县级领导干部分包,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季度评优评差、专项督察、半年督办、年终考评。2006年以来,市政府每年至少拿出180万元奖励基金,对基层火灾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县(市、区)和部门实行消防工作评先“一票否决”。对工作开展不力,因未履行法定职责或工作措施不落实、不到位而发生较大影响火灾事故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郑州市东大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李鹏介绍说,街道成立了专门的消防办公室,书记、主任亲自抓,专职人员具体落实,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基层消防工作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配合,已经成为一种机制、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动力。

网格精细化管理 “细”保民安

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消防管理工作的创新,其终极目的是为保百姓消防安全。

在全面推行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郑州以打赢消防现实斗争、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为目标,不断创新完善基层消防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力求将消防安全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一线,带动了火灾防控整体水平的提升。

对此,郑州市消防支队负责人谈了几点感受:

科学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了“四抓三防两落实一到位”工作机制,即乡镇街道抓“面”、行政村社区抓“片”、行业系统抓“线”、公安派出所和保安抓“点”,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和群众消防义务,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到位。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划分三级单元网格、明确六类责任主体、开展七项工作、建立七项制度、落实三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36773”运行模式,网格精细化管理机制日臻完善。通过由点到面、由粗到细、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将消防管理服务送进千家万户,不仅提升了我市社会化火灾防控水平,也大幅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机制。乡镇街道每月组织综治办、安监办、文教办等开展联合检查;行政村社区每周组织消防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楼院长等,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防队员、保安每天开展防火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查纠,逾期不改或隐患较大的,移交公安派出所或消防大队依法查处。通过基层防控力量的广泛参与,真正做到了隐患排查的全覆盖、无盲区。

快捷化的应急处置机制。突出早预警、早防控、早处置,把基层防控力量纳入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搭建火警联动平台,确保遇有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处置。2008年以来,全市基层防控力量共成功处置初起火灾689起,协助公安消防队救援165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56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2000余万元,在稳控火灾形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了全警消防的理念。全市建立完善了以“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为依托的基层全警化管理防范模式,将基层消防工作做得扎扎实实,以一警(社区民警)为主,多警(机关民警、交警、特巡警、外管警、刑警、消防警、治安警)联动,把公安局搬到了群众的家门口。社区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和群众的实际需要,申请派驻不同警种。

推进了巡防保安消防一体化。增加巡防、保安的消防责任,并成立巡、保、消职能于一体的新型消防队伍,在全市开展了巡、保、消一体化工作,充分发挥拓展延伸了治安巡防、保安队伍的职能,为基层基础火灾防控工作增添了重要力量。

曼哈顿广场的物业保安朱学艺说:“除了日常工作外,我们公司还经常组织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设施的实际操作,与商户和居民一起进行消防演练,慢慢地,大家关系紧密了,对我们的工作也更支持了。”

确保了百姓消防安全。近年来,我市组织3200名社区民警、5800多名乡镇办事处安监员、3.2万余名保安队员、6800余名巡防队员共同承担消防工作职能,通过定人定格、定岗定责、定期定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的消防管理动态监管网格。“清剿火患”战役期间,共检查单位57.3万余个,消除火灾隐患74.6万余处,形成了全市动、全警动、全民动的良好局面。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火灾总量和亡人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两高一低”总体目标。2011年全市检查单位、整改隐患数量分别超过2007年的7.6倍和8.1倍。全市火灾四项数字逐年下降,近四年火灾伤亡人数与上个四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1.2%和58.6%,连续7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

春风拂绿城,风景呈万千。“推进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这一任重道远的民心工程,理念已在探索中逐渐成熟,工作已在谋划中全面展开,成效已在实践中完美绽放。我们有理由相信,郑州能筑牢火灾防控第一道“防火墙”,为中原经济区中原都市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消防安全保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