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2
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0

二人于慈恩寺山门下马,早见岑参、薛据、储光义引颈相望。诸人相见,互道契阔之情。尤其是岑参见到杜甫,更是激动不已。“子美赋文华美,豪宕飘逸。奋迅洒脱,人莫及也!要不多久,必得青紫!”

“求食之作,惭愧于心。参军厚爱余文,感恩满怀。” 杜甫笑道,“数日前,高仙芝将军凯旋,入兴庆宫接受皇上封赐,旌旗猎猎,鼓声阵阵,何等壮观,何等荣耀!尤其高将军胯下那匹能征惯战、矫如游龙之青骢马,实乃罕见!参军为人严正,文韬武略,必为高将军麾下之青骢马也!”

“青骢马乃汗血宝驹!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纵横万里如风似电!若无此马,何来战功?”岑参接话,亦赞道,“连皇上亦喜此马,封此马享五品之俸,养于后宫。高将军此行入宫,借机献上此马。”

“五品之俸!”杜甫闻听,目瞪口呆!

高适却不在意,漫不经心插言,“若此,必老死于户牖之下矣!”

岑参不知此言已刺痛杜甫心中痛处,又道,“子美自幼喜欢骏马,赋诗一首,若何?”

杜甫心潮起伏难平。一边随诸人登高,一边吟出《高都护青骢行》。

岑参闻诗,略已品味,已知诗中之意。口中复诵“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心中荡起一丝苦涩……

杜甫与岑参只顾把话,早已落后于高适、薛据、储光义身后,不由加快脚步。

诸人登上大雁塔,鱼贯穿过拱券门洞,凭栏远眺:骊山叠翠,山峦相连,宛如波涛;曲江多姿,池水荡漾,恰似明镜;五陵原上,松柏苍莽;笔直驰道,奔向远方……

岑参抑不住心中激动,率先放声而咏: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岑参咏毕,诸人皆以为妙。监察御史储光义道:“于此秋高之时,登临送目,焉不赋诗?”众人附和,皆以《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为题。接下来,高适、薛据、储光义相继赋颂。杜甫待诸人诵毕,方揽笔而起,一气呵成: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翌日,杜甫辞别众友,徒步回家。路过金光门时,就见尘埃蔽日,车马喧阗,人山人海里夹杂着悲怆凄惨之哭号,使杜甫惊心止步。原来是朝廷点兵在即,各畿道新征役夫于此集结,再由军队押送,开赴边塞。杜甫望着一队队披枷带锁的征夫,一个个蓬头垢面,嘴唇干裂,尘埃满身,衣衫褴褛,目光之中皆透着木然、悲戚、怨恨之色,一阵心酸。

年迈父母、年轻妻子、幼小儿女皆随着征夫同行。他们相对而哭、持手顿足、扯襟回拽……亲情被撕裂!杜甫与征夫同行,不时揩泪,不时与擦身而过的征夫言语。杜甫踉跄回至家中,眼前不断闪现着长安南北灞河桥、咸阳桥上,一队队兵士开赴边疆战场之惨烈景象,不由悲愤难遏,仰天长吟,以生命为赌注,俯首写下千古之作《兵车行》。

第六章 曲江池畔续国风 激烈肝肠咏怀诗

长安天宝年间,药市发达。杜甫一大早就骑驴而至长安东市,将药袋卸下,药摊儿醒目处斜竖一块木牌,上书“悬壶济世”四字,字体瘦硬通神。杜甫坐下身来,随手自药袋拿出一卷古书,埋头默读,一副守株待兔、愿者上钩之漠然神态。

忽然,就见药市前面人头攒动,有人扯着嗓子大叫:“太医署买药!太医署买药!”杜甫身边摆着药摊儿的郎中纷纷起身,匆忙收着药摊儿。见杜甫吃惊不动,临摊儿王郎中急道:“杜郎中忍心贱卖这些上好药材?”

杜甫收起书卷,面带惊诧:“太医署买药,与我等何干?”

王郎中顿足苦笑:“杜君来此卖药未几,有所不知:太医署医官看上好药,打发一点儿碎钱就顺手拿走,无异劫掠!快些收拾,到偏僻处等待。等太医署医官过去,再摆药摊儿不迟。”

杜甫急忙收起药摊儿,牵驴歇于东市拐角处,有数个郎中手足不敏,未待收起药摊儿,便被一群杂役哄抢精光。杜甫无奈摇首,只好牵驴穿过拥挤的街口,返回家中。

长安连绵秋雨,关内颗粒不收,四处汪洋。杜甫坐在风雨飘摇的屋内,怅望苍天,竟而病卧不起。然家中早已无米可炊,甚至,妻子已以春天所采草药根茎为食,勉强维持生活。杜甫不敢卧病,无奈踉跄起身,踩着长安泥泞,于寒风之中思摸良久,长叹一声,便向城西南从侄杜济家去。

从侄远见长辈而来,躲闪不及,只好留杜甫于家共食。从侄面带不悦之色,手持水桶打水淘米之时,故作忤意,将井水用力搅浑。杜甫含泪着餐,哭泣而去。一路之上,想起世态炎凉,而悲沁骨髓,呜咽而歌《贫交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