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明起两个路口通行方式调整
郑登快速通道
登封段具备开工条件
人才市场3300个岗位
明日静候大学毕业生
我省出台十禁令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
郑州新区市政项目建设
债券成功融资20亿元
误食“水养球”宝宝险送命
信息工程大学演训楼奠基
祈福中华 共克时艰
0321年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祈福中华 共克时艰
名家纵论民族复兴具茨山岩画引人关注

祈福中华 共克时艰

(上接第一版)凸显了时代特色。第八项仪程“祈福中华”, 18名炎黄子孙杰出代表在祈福树上悬挂由个人签名的祈福牌,表达炎黄子孙祈福中华的美好愿望,并登上拜祖台,共同展开拜祖文长卷并用印,寓意炎黄子孙在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第九项仪程“天地人和”,与会领导向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炎黄子孙代表馈赠取自黄帝故里圣火台的火种,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火从黄帝故里传播到世界各地。

名家纵论民族复兴

作为拜祖大典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2009年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的主题是“信心·创新·复兴”。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担纲主席和主讲嘉宾,历史学家李学勤、岩画专家龚田夫、收藏家马未都、台湾著名国学大师傅佩荣、财经作家吴晓波、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等,就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特殊环境下如何树立民族信心、实现民族复兴发表演讲。论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具茨山岩画引人关注

沉睡了4000多年的具茨山岩刻符号在拜祖大典之前“复活”并成为炎黄文化专家们关注的话题。大典期间,具茨山与黄帝文化研讨会在郑召开,20多位炎黄文化专家齐聚一堂,对中原考古调查的重大发现——具茨山岩画的内容、性质、作用和炎黄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广角度、深层次探讨。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惊叹:“它填补了中原空白,它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到新郑参观。”大典期间,中国岩画研究中心还在新郑设立了具茨山岩画研究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