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拜祖大典绽放“金色效应”
中牟移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
烧伤一家人牵动众人心
田垄地头探春耕
“相约天地之中”
征文初评揭晓
巩义首家五星级酒店开业
3D试验频道落地新密
审判庭进校园
中牟林场数百亩白玉兰绽放
中牟林业部门清明早防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田垄地头探春耕

本报记者 袁 勇 张 立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行走在新密市曲梁镇的乡间,在春耕春播的繁忙中感受到一些新变化。

“俺这里的猪粪很受欢迎,经常有人来买,有时候一天能卖10多个立方米。”养猪专业户韦小梅告诉记者,她家的存栏成猪200多头,去年入冬攒下了100多立方米猪粪。今年开春后,附近村民争相来这里买粪,为春耕春种准备肥料。

“俺以前图省事喜欢使用化肥,谁知种出来的蔬菜口味差,不好卖。今年俺要搞无公害蔬菜种植,因此改用‘粗肥’,‘粗肥’肥效长、后劲足,相信蔬菜长得好,也会卖个好价钱。”正在装肥的女种植户樊小菊说。

曲梁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秸秆粉碎还田、畜禽粪便当肥,不仅可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而且还能实现资源低能消耗。全镇拥有养殖户200余家,每年可提供畜禽粪便5万立方米。

“销售部老张,请你再给送20吨复合肥来,还按老价钱。”庙朱村银田合作社主任朱松梅对着手机大声说。记者问她咋能用这么多,她笑着说:“这是他们社数十户农民一起购买的,前段拉来几车,还不够用。”为了降低成本,该镇农民一改过去自个顾自个的单独购买方式,无论是肥料、种子,还是农膜、农药,因在购买时合起来进行“团购”,所以在价格上享受优惠。

在杨庄农业示范区的麦田里,一群农民围着镇农技人员问这问那。“前年我种了几亩新品种小麦,肥料也没少上,可为啥不多打粮食,这是咋回事?”一位农民问道。“地块不一样,当然用肥的用量也不一样。你地里缺磷缺钾,建议以后多施用磷钾肥或有机肥料……”农技站人员在测量土壤后说。于是,当场许多农民纷纷邀请他们到自家责任田去测测,然后根据“配方”再去照单“抓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