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改一改替民做主的思维习惯
最大“政敌”是腐败
平抑物价要从不合理格局入手
扩内需
激发社会活力放权与扶植需双管齐下
哪个城市最幸福应问谁?
公务接待的问题何止在酒桌上
“按家庭征个税”症结不在技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改一改替民做主的思维习惯

安康市汉滨区计划生育局将8700余户独生子女费买成保险,此事经媒体曝光后,日前汉滨区计生局在当地媒体上公开道歉,表示将认真反思,杜绝类似情况再度发生。(3月27日《华商报》)

道歉当然是值得肯定的态度,总比强词夺理或者推卸责任磊落得多。问题在于面对错误,能否深刻认知举一反三,从中汲取教训,而不是敷衍媒体平息舆论,仅是一种危机时的作秀,其中就差别大了。

在笔者看来,改变以往替民做主的思维习惯,就是应当记取的教训之一。

我们是共和制的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当家做主,是国体和政体决定了的原则,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但是,我们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执掌权柄的官员,总有一种思维习惯,或曰思维定势,那就是,凡是遇到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总是喜欢越俎代庖替民做主,以为他们真就是“父母官”了。比如,替群众划定人民代表,指派官员,决定事项有时连私权也不放过。就说上述这件事情,本来独生子女费是国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一种奖励,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和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国家将费用发给家庭,支配权就属于孩子家长。而家庭又千差万别、所需不同,张三急迫的,未必就是李四需要的,怎么能是一个统一定向地开支呢?所以自作主张,不征求权益人个人意愿,纯粹就是越权。说得严重点,根本就没把群众放到眼里。所谓群众观点,所谓为人民服务,在这些人心里,都是虚头巴脑不屑一顾的东西。

民主不是替民做主。领导也只是部门内部的分工。一旦到了群众之间,就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手中的公权,绝对是服务于大众、为大众谋取福祉的工具,不能是算计私权的利器。替民做主的行为,也和当前陕西开展的“三问三解”格格不入。现在,汉滨区计生局虽然道歉,但却强调此举是在借鉴有关地区经验,且进行了抽样调研之后决定的;其中82.2%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实施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表示赞同。因此,他们才从每户独生子女费中拿出60元钱,为8700余户独生子女家庭办理了一年期意外伤害保险。这就让人看不明白,那么多的独生子女父母,是赞同为孩子办理保险呢?还是赞同用独生子女费为孩子办理保险呢?这是两个迥然有异的概念。如果属于后者,那么汉滨区计生局,不就是作了一件绝大多数家长拍手称快的事情吗?不就有了耀眼夺目的政绩吗?因此,道歉就属多余,表扬才是应该。顶多是做些善后工作,为那些不赞成参保的17.8%的少数家长退保,也就是了。因为,即便8700余户中只有一户表示反对,你都不能代人操作,就像你不能不征得别人同意,就替别人花钱一样!

这样说来,笔者就对道歉表示怀疑,是出于真诚的意愿,还是无奈的选择?至于如今揽储、揽保中一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否也在其中产生推力,笔者就不再饶舌了。 雷钟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