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响应“地球一小时”
全市关闭景观灯
对接洽谈会提供
千余就业见习岗
“小雨人”与“男阿姨”
注重产业援建
市领导调研
产业集聚区
银行今起执行新收费标准
致读者
南水北调通道工程郑州段全线贯通
郑开马拉松赛
5日起领装备
今年深化食品安全整治加大惩处力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注重产业援建
培育“造血”功能——访我市援疆干部、哈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冰峰

“这是我们哈密的招商引资方案,你亲戚朋友有兴趣去投资,一定让他来找我们。”刚见到王冰峰,他就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两份材料递给记者。

作为哈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冰峰分管河南援疆项目的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就是在为哈密‘输血’的同时,更多地帮助哈密完善自身‘造血’功能。”

“如果说援疆项目是规定动作,那产业援疆就是‘自选动作’,最能体现特色和形象,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是援疆工作的重点。”谈起自己的工作,王冰峰一脸的自豪,“富民安居工程这些规定动作是在‘输血’,‘造血’的就是这些产业。三年援疆结束后,我们走了,但是这些企业和工厂不会走,他们将是哈密市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王冰峰看来,那些扎根哈密市的企业就是“不在册的援疆”。

援疆“规定动作”是首要任务,工作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这个,王冰峰的“自选动作”就只能放在周末和节假日里做了。

建设中的新疆洛钼矿业有限公司,离哈密市区有200多公里。从市区到公司,中间是一片茫茫戈壁,根本没有路,可王冰峰却没少在周末顶着高温、冒着风沙往工地上跑。

“新疆洛钼是去年我们招商引进的重点项目,注册资本15亿元,计划投资27.5亿元,现在已经完成了将近两亿元。这么大的项目,我们把人家从洛阳拉到戈壁滩,不得经常去看看人家在建设中有什么困难、问题?”

王冰峰和同事们的辛苦很值得:当河南援疆工作的“规定动作”成为全疆“样板工程”的同时,哈密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也被深深烙上了河南印:去年一年哈密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达53个,计划总投资421亿元,其中已落地的13家河南籍企业,计划投资149亿元。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努力下,哈密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已呈现出“四多”:来哈考察洽谈的河南企业数量多、经贸合作签约项目多、落户哈密的河南企业多、落地投资企业河南资金多。

“哈密是个好地方。”采访结束,王冰峰的话题还是离不开他的工作,“咱郑州有不少好企业,你给帮忙宣传宣传,来帮助哈密‘造血’的,我们一定服务好。”

培育“造血”功能

——访我市援疆干部、哈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冰峰

本报记者 张乔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