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房四宝”的别称
《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
汉代的陶豆
亚亚的诗
暴雨前的草原 彭力 摄影
面对“啃老族”
邹吾今 书法
阳春 我们去踏青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面对“啃老族”

王建章

“啃老族”在台湾称“尼特族”,在大陆是近些年才有此称号的。这些人中,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二是以工作太苦太累太紧张,拒绝就业或自动离岗离职的;再就是生意失败,不再进取的,等等。“啃老族”们回到老人身边,便优哉游哉地过起“啃老”的日子。吃饭不掏饭钱、住店不掏店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风雨来了有父母挡,生活的重担有父母扛,“啃”得舒服、“啃”得滋润,谁还上那个鸟班!

殊不知,“啃老族”把老人“啃”得心慌、心碎,“啃”得老人们的日子伤痕累累、举步维艰。其实,这种痛老人们可忍,最让老人们心痛的是孩子们那永远不成才的样子。这种现象已成为老年人聚在一起时常议论的话题,愤愤然者有之,摇头无奈者有之,默默掉泪者亦有之。据报道,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农八师农牧团有一位70岁的老人,他有一个30岁的儿子,儿子没有固定的工作,开饭店赔,开汽车跑营运赔,于是跑回家找老人要钱。老人说没钱,儿子说没钱也得给,老人说我死了你向谁要?儿子说你死了也得向你要。老人唉声叹气地与老伴说了几句话,然后趁别人不注意走到阳台跳楼自尽了。

面对“啃老族”的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应对呢?我以为,首先社会上要拓宽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尽量吸纳“啃老族”们就业。第二,社会和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对“啃老族”们进行就业方面的教育,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先就业(先填饱肚子),后择业(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再创业,这是很多事业有成者的经验,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步登天。第三,要教育他们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一个人生在天地间就要有担当有负重。再就是人们要学学西方人的育子观念,西方人把孩子养到18岁就完成了育子任务,就要把他们“赶出家门”自谋生路,任由孩子们自己搏击风浪增长知识和才干,像这样的育子,难道还会出现“啃老族”吗?!而像我们这样永远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成人不能成才,不啃老那啃谁?我自认为如果能从以上几方面入手,解决“啃老族”问题会有一定的成效。不知家有“啃老族”的老人以为然否?事实上“啃老族”的问题,已不只是个家庭问题,而是成了社会问题。因此,当我们自己家庭出现“啃老族”的时候,一定要坦然面对,不急不火,积极想办法解决,决不能急坏了身子,愁出了毛病,至少我们要相信那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嘛。

笔者看到有媒体报道,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提出了《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景天魁指出,“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为了激励青年人自立自强,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他建议 对于屡次拒绝就业,长期赋闲在家的年轻人,要 “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至于景天魁委员的建议是否得到采纳,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国家才能决定。但是,这个信息传出,“啃老族”的问题已经从国家层面上开始关注并研究和解决了。这难道不是个喜讯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家有“啃老族”的老人们,拍手称庆呱唧呱唧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