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梅山寨
说“道”
清明诗话
开门那些事儿
故园清音(国画) 丛建辉
最后的宁静(油画) 林宠基
梨花风起正清明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载

历尽艰难,杜甫终于重新回到成都,回到草堂。一连数日,杜甫携着家人苫屋补墙,修篱剪竹,开荒芟草,淘井清渠。未几,堂前松竹,院中药圃,溪边菜畦,在潇潇春雨和杜甫汗水中,显出勃勃生机。雨后新晴,倚窗远眺:西山浮云霭霭,宛如千秋白雪;万里桥下欸乃声声,吴船竟发;浣花溪上,两只黄鹂婉转鸣叫,追逐于翠柳之间,碧空如洗,野旷天低,一行白鹭悠然飞向蓝天……景色幽然,相映成趣,使杜甫诗思难遏。一首《绝句》畅喉而出: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句一景,却又融而为一。貌似欢快明亮景象却掩不住杜甫孤独失落之意。严武再次入蜀,使其看到一丝希望,对希望能否成真,杜甫感到无着和彷徨……

严武进入成都,即上表朝廷,授杜甫为两川节度使幕府行军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恩赐绯鱼袋以示荣宠。杜甫为友情、生活所系,怀着“济世敢爱死”的忠君报国之心,走出草堂,赴幕府任职。

严武积极着手收复为吐蕃所陷的松、维、保三州。数月内集结剑南所属之地兵士数万,并采纳杜甫釜底抽薪之方略,又遣使南诏,互通友好。时吐蕃攻长安之军新败,援兵无望。至此,吐蕃所侵占川西松维保三州已成孤地。杜甫再上《东西两川说》奏折,分析昔日失三州之因果,再言复三州之谋略。文中奏道:

闻西山汉兵,食粮者四千人,皆关辅山东劲卒,多经河陇幽朔教习,愤於战守,人人可用。兼羌堪战子弟,向二万人,实足以备边守险。脱南蛮侵掠,邛雅子弟不能独制,但分汉劲卒助之,不足扑灭,是吐蕃冯陵,本自足支也,打量西山、邛、雅兵马卒叛援形胜明矣。顷三城失守,罪在职司,非兵之过也,粮不足故也……

文中先论昔日高适兵败原因,再论及收复三州之军略,纵横有致,条理清晰,俨然昔日武侯茅庐对策。文中主张:名帅统一领兵、民族和谐平等、解决贫富矛盾、流民有田可耕和减轻赋税等策略,皆有理有据,充分显示杜甫诗才之外的文武之能。严武接杜甫奏文,深感其赤诚之心,乃携杜甫共赴西山,赞画方略。

严武杀东川节度使留后章彝之后,已统兵两川,兵力雄厚,引军将松、维、保三州围困。见吐蕃城寨皆依山而结,既有崇山峻岭之险可凭,又有河流阻隔,易守难攻,杜甫献计:“今吐蕃兵士惶恐,然久困之,必作困兽犹斗!况此地山势险要,路径崎岖,恐急切难下。莫若佯撤兵士,欲往盐川切其归路。吐蕃困兵见状,必出城夺路,我军必有机可乘。”

严武闻言,略一思索,大笑道:“子美知我也!吐蕃兵士盘马弯刀、生猛强悍。若于平地决战,其刀锋凌厉,势不可挡。我已陈兵当狗城西山斜谷,只待吐蕃入瓮。”

于征战途中,严武写下记述此次战争的《军城早秋》一诗: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严武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杜甫称赞严诗:“诗清立意新”。并作诗称颂严武指挥有方,克敌制胜,与严武酬唱。《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松、维、保三州收复,严武乘势再拔数城,攘地数百里。吐蕃气焰顿熄,再无进窥西蜀之念,蜀地局势暂时得以稳定。杜甫的幕府生涯从此真正开始。

唐时幕府礼仪颇多,规章繁冗。杜甫白发皓首,日日身着窄小军衣,清晨入府,黄昏返家。偶逢休沐之日,尚且轮坐幕府值夜,辛劳自在其中。况以杜甫“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之性情,于幕府正冠危坐,料理繁杂俗务,焉能开怀?

蜀地初平,纲纪松弛。严武沉浸于战伐之功,无心日常军务政事,日夜欢饮,奢靡无度。其率意恣性,赏罚随性,致使幕府政事纷乱,人心漂浮。杜甫怀着“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之心,意在借严武雄才实现自己心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然而,无情的现实使杜甫最后的梦想破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