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爱心马拉松一路领跑
办出特色 打造精品
何引丽:与郑州挺有缘
马修·斯戈:明年力争卫冕
“年轻”的喝彩
维斯雷恩赢球仍不满意
“安利杯”围棋赛烽烟又起
ps2451
ps245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心马拉松一路领跑
赛场外 爱传递如火如荼坚持中 爱依旧坚贞不渝

今年是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连续举办的第六个年头。六年的时光并不算太长,但足以见证一个赛事由青涩走向成熟的历程。昨天,第六届郑开马拉松赛又一次如约而至,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肤色的人们又一次为了同一个目标——参加马拉松,而相聚在早晨的春光里时,爱心依旧还是那个永恒的主题,并引领人们一路奔跑下去。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们,也在感知和参与下累并快乐着……

赛场内 爱照亮每个角落

“领跑中原,爱心马拉松”是今年马拉松赛的主题。只要亲临赛场,就能感受到爱心无处不在,照亮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世界导盲犬日”,为了呼唤社会关心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导盲犬“A米”及其使用者李玉梅出现在昨天小马拉松的赛场上。这也使得中国成为继英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有导盲犬参加马拉松赛的国家。“能参加马拉松比赛,我感到很开心。虽然我看不见,但有A米特别是还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忙,我仿佛看到了一切,看到了美好的一切。”李玉梅激动地对记者说。

“我们早上5点就到岗了。”昨日,郑开大道旁边,一顶顶蓝白帽格外显眼,他们是郑州市的公安干警们。他们在现场疏导交通,维持秩序。“今年,我们有700多名公安干警参与此次活动。我们的工作就是保证赛事安全顺利进行,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们最开心的事。”郑州市公安局一名姓王的民警告诉记者。

28岁的胡先生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去年夏天他经人介绍认识了李小姐。两人经过一年的相恋,彼此都很认可对方。“适逢郑开马拉松比赛,我们通过长跑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幸福。”胡先生决定在赛道上向王小姐浪漫求婚,同时给李小姐一份惊喜。

无论是关心、亲情还是爱情,赛场上,这些都凝结成一片片爱心,给每个参与比赛的人们照亮心灵之路。

赛场外 爱传递如火如荼

赛场上,运动员挥汗如雨,用耐力和毅力进行着一场角逐;赛场外,3300名志愿者悉心为运动员服务、沿途数千名观众奋力为运动员加油,他们进行着一场爱心马拉松接力赛。

吴少娟是郑大体院体育英语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穿着志愿者服装,正在积极地维持现场秩序。“我们早上两点半就起来了,四点多到现场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吴少娟和其他志愿者们动手装好了隔离牌,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就布置好了现场。“我觉得非常荣幸能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马拉松,能够为运动员服务,为赛事服务。”和吴少娟一起,昨日共有约3300名志愿者忙碌在郑开马拉松大赛的各个角落——有人在做导引,有人在维持秩序,有人在接待,有人在做检录……炎炎烈日下,志愿者们如同一缕春风,用耐心和爱心为运动员送去舒适。

沿着郑开大道,马拉松赛道从郑州一直延续到开封,沿途的观众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有的是附近村民,有的是运动员的亲戚朋友,有的是专程来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市民。来自中原区的王女士带着5岁的女儿琳琳站在郑开大道的一侧,对着运动员大声的呐喊助威。琳琳拍打着小手,为每一位跑过去的运动员鼓掌。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专程带着女儿来观看马拉松赛事的,“我觉得马拉松运动员非常了不起,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耐力,有着拼搏的精神,我想让女儿一起感受这种赛事的气氛,更是为这些了不起的运动员加油助威。”

放眼跑道,每一处都有观众的热情在澎湃着,他们用掌声表达着郑州人民的热情,更是用掌声对运动员表示尊重和鼓励。

坚持中 爱依旧坚贞不渝

来自郑州的吴闻礼今年已经66岁了,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郑开马拉松。别看老先生是第一次参赛,他报的可是对他这个年龄极具挑战性的半程马拉松。“虽然我刚刚跑马拉松不久,但是已经深深热爱上这项运动了。我一定会坚持跑完的。”吴老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吴闻礼告诉记者,他以前主要的运动方式是骑车,为了骑车能有好体力,他选择跑步增加体能。“一起跑步的人说我体能挺好的,不如去参加马拉松。就这样,我就报名参赛了。”尽管吴闻礼报名参加马拉松算是“偶然”,但为了能实现目标,老先生开始了艰苦备战。“每天围着400米的跑道要跑40圈。”吴闻礼说。

正是凭借着对马拉松这种爱的执著,吴老先生跑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跑完了半程马拉松。赛后,吴闻礼激动地说:“能参加马拉松感觉很开心,但跑完以后才能深深感到那种幸福感,这是一种对爱坚持中的执著。明年的比赛我一定还会参加。”

其实与吴闻礼一样的人还很多,这些跑友们正是在坚持中诠释了对马拉松爱的依旧,爱的坚贞不渝。

奔跑,永不停步;奔跑,永不放弃。今年的郑开马拉松赛结束了,它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明年,我们依旧在郑开大道上,让爱心马拉松一路领跑。

本报记者 陈 凯 李 娜 王 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