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刘 冬 高 凯 刘栓阳 实习生 王远洋 通讯员 时 凯 文/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7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从最初不为人知的民间活动,逐渐变成“中华第一典”,留给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是震撼、骄傲、感动和期待,一次又一次的凝心聚力,洗涤心灵,荡气回肠。 在新郑,从四大班子领导到普通干部职工,再到广大市民,竭尽所能,为了让这场大典更加流光溢彩,更加色彩斑斓而默默奉献。黄帝故里也因为他们的努力而格外美丽。 近日,本报记者走近他们,为读者讲述大典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拜祖大典 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 1.大典仪程为什么是九项?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九”是被认为最大的数字,有称国家君主为九五之尊,形容人讲信用就用一言九鼎这个成语,“九”也是“久”的谐音,有长久之意。九项仪程是最庄严、规格最高的典礼。 2.为嘉宾洗尘中,为什么要用柳条?盛水的器皿是什么? 柳枝,在中医上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有祛风、止痛、消肿的作用。用柳枝来为客人接风洗尘,就有一种驱邪气、辟邪的寓意。同时,“柳”也通“留”字,寓意让客人多留一会儿、多留几天的意思。 用的器皿是黄帝宝鼎:采用的是8000年前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乳钉纹陶鼎形式,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为三足圆鼎,鼎腹有九龙,寓示九州,龙首有玉珠,象征国家之光,鼎足为熊足,寓意黄帝立国于有熊。 黄帝始铸鼎,鼎文化源远流长。鼎作为中国最早的礼器,是礼仪文化的象征,是以礼仪治国的一种集中体现。当今社会生活中,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征,成为安定、团结、和谐、统一的象征。 3.净手上香环节,手腕粗细的香一点就着,是怎么做到的? 拜祖大典上使用的是拜祖专用香,嘉宾们点香时不可能等太长时间,为了缩短点香时间,确保每支香都能够一点就着,负责今年大典专用香改造的高志刚可算煞费苦心,每支香都经过他的精挑细选。在香头处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并且为了不让嘉宾们手上沾上香的颜色,高志刚还别出心裁在每一支香上面喷上透明漆,不但保证了大典直播的效果,还起到了手不沾香末的作用。 4.乐舞敬拜环节,为什么演员出来要先面向黄帝像跪拜? 今年的乐舞敬拜仪程,是由央视导演组根据历届大典的乐舞仪程重新编排的。整个仪程,不但结合时代元素,同时又表达炎黄儿女对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邀请的演员是全部来自郑州歌舞剧院的专业舞蹈演员。 5.大典告成红色气球一瞬间漫天飞舞,是怎么做到的? 大典放飞气球的环节,抽调了新郑市的200多名中学生,对这一环节进行了反复的演练,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放飞气球时精神高度集中,牢记放飞气球的乐点和词点,当仪式进行到该点时,所有人同时放飞,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别出心裁贴心服务 每年参与大典的有上万人,拜祖广场秩序井然让人惊叹不已。据故里景区负责人介绍,根据每年大典和拜祖现场的基本情况,设计出拜祖大典现场站位图,将拜祖大典证件制作和证件发放与之相吻合,能迅速顺畅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该负责人介绍,虽说有志愿者引导,但是如果每个人不固定位置,来回走动,不仅影响直播画面,拜祖也会显得不那么庄重。“我们就想,如何能让嘉宾迅速、便捷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我们的‘能人’发明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站位贴。” 记者拿过一个仔细观察,感觉和平时的胸贴没什么两样,简单往地上一贴就可以。“看着容易,老天不给力,就这小小的站位贴让我们整整贴了三四遍。”该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大典彩排的几日天气并不如意,一夜雨,一夜风,贴好的站位图转眼就乱七八糟了,只得重新来过。 “这一项工作,我们换了好几班人呢!”该负责人说,他自己也参与了此项工作,结果腰弯得直不起来了。“本想着早点贴完完事儿,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啊,真应该和铺地毯的一起进行了,呵呵!” 在大典举办前夕,考虑到前来拜祖的嘉宾有一部分老年人,年事已高,不能长时间站立,可是敬拜始祖又不能是坐着的,大典办就在大典现场两侧的长廊准备了一些折叠椅,由志愿者时刻注意方阵内的每一位年事高的嘉宾,一旦有人出现身体不适,都会由志愿者将其引领至旁边,坐在椅子上稍事休息,严重的还会由志愿者通知现场的医疗队伍,对其进行现场救助。这样既体现出筹备大典的人文关怀,又保证大典直播的效果。 一墙之隔的保电员 3月24日6时,距离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始还有近4个小时,当人们还沉浸在甜蜜梦乡的时候,新郑市供电公司保电员工就开始了拜祖广场一墙之隔的电力巡查。 西环路线城后至郑韩路沿路线杆,记者见到每一基线杆就有一名头戴安全帽的电力员工盯守,“我们的任务就是紧盯沿路线杆,这次盯守任务出动了几十个人,我负责的是郑韩路43号杆。”线路保电组员工李强说。 “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在开始。”随着主司仪响亮地宣布拜祖大典开始,主会场西侧主控柜旁,负责主会场西侧主控柜的保电员工李刚、张胜利迅速紧张起来。李刚用电流表监测着电流,实时读取负荷波动情况,张胜利在旁边迅速记录,并随时准备当主电源失电时,严格按照操作将主控柜切换到备用电源运行。 汉阙西侧控制柜旁,负责汉阙西侧转播车可靠供电的李松民正在细心监测着控制柜内设备运行情况。各大电视广播媒体和知名网络媒体现场转播车的电力供应,都由该控制柜送出。 “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告成。”随着主司仪宣布拜祖大典的结束,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用辛勤的汗水保障了供电安全可靠,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电力铁军的风采。 大典前夜他们汗流浃背 大典前夜8时,由于要采访出席嘉宾,记者们早早来到拜祖广场等待,摩拳擦掌,嘴里呼出白色的哈气。 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裹着厚厚的军大衣。然而在忽明忽暗处,有一部分人居然“美丽冻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甚至还挽起了袖子。“老乡,这天不冷吗?”“你看俺干的啥活儿,衣服都湿透了。”原来,这20多名工人是负责地毯铺设的。 该组负责人介绍,由于前期排练的人员比较多,提前铺好红地毯容易踩脏,只能在大典的前一天晚上进行。“别看只是推开、铺好,可费劲了。铺几米,就得拿直线比对比对。晚上光线不好,很累眼。”该负责人说,有时稍微不注意,铺了很远,有一点歪,就得重新再来。 工人们说,遇到光线不好的地方,干脆打开手电放地上,沿着光线铺会比较直一点。 从鼎坛南侧的贵宾下车处到拜祖广场的拜祖舞台,一共要铺设6000多平方米。“下午3点多就开始了,但是白天进行得慢。有你们一样来采访的,有来踩点的,还有不少筹备工作没彻底做好的,很影响进度。全部结束要到早上5点多。”该负责人说。 大典结束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谈起大典的筹备工作,包括大典办在内的十二个工作组都付出了艰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劳动,记忆最深的就是大典现场地毯的铺设工作。用他的话说:“没有他们汗流浃背的一个通宵,就没有那么亮丽的拜祖之路。” 拜祖不能忘“赵国鼎们” 3月22日,年近八旬的赵国鼎坐在办公室里,看别人为拜祖大典忙碌。而在20年前,正是他痴迷于求证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 “我第一次知道黄帝出生在新郑具茨山附近,是在1939年。”赵国鼎平静地说。后来,一次海南老乡的寻根之旅刺激了他,一句玩笑话成了他的心病——黄帝故里究竟在哪里?他翻阅《史记》发现有这样的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其注释更详细地指出“生于寿丘”,且在鲁东门外。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赵国鼎利用工作之余,一连跑了3趟山东。但他既没有找到相关遗迹,也没有听到多少民间传说。很多时候,他和朋友说话,说着说着就走神了。晚上睡觉,他会忽地坐起来查史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国鼎的努力渐渐得到公众的认同。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赵国鼎查阅了《水经注》,上面有一句十分关键的话,“新郑城内有黄帝遗祠”。在中华书局,《国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炎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国,今郑也”。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有新郑是黄帝故里的说法。这些都足以证明,新郑正是黄帝故里。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荣耀的背后,有一群像赵国鼎一样的人们在默默奉献,有太多人的推动和努力。”新郑市相关负责人说,拜祖大典和新郑人不应该忘记他们,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都不应该忘记他们!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