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郑东新区生态廊道 建设抓示范筑精品 (上接第一版) 拉高坐标 树立样板 据了解,郑东新区总体绿化率超过40%。东区充分发挥绿化方面的优势,在现有标准上作出更有特色的绿化。他们按照“筑精品、抓示范”的思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作为样本点的金水东路以北四港联动大道以西地块,3月中旬绿化工程已经完工,为东区辖区各单位树立了标杆,吸引了周边其他各县(市)区前来学习。从前的大片荒地,如今绿树成荫、绿草成畦,俨然一座美丽的城市花园。为了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郑东新区增加了110余棵特选银杏树、60余棵特选白皮松,加之原本的2000余株乔木、500余株大灌木和20000余平方米草坪,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郑东小森林”,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游玩、休闲。此外,其他配套也逐步完善,高标准建设的自行车道和游乐广场,配备上先进的太阳能LED景观灯,真正实现了“多节点多功能、既造林又造景”特征。 四级督查 严格奖惩 推行四级督查工作机制。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连夜检查各施工现场拆迁、培土、绿化工作进度;东区督查室每天督查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度,根据结果进行排名;管委会生态廊道建设指挥部每周对各办事处、施工单位开展专项督查,督促指导工作开展;推行评优评差,在各办事处之间开展拆迁竞赛和培土竞赛,对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进行评比,根据结果实施奖惩。 4月8日,两家施工单位分别领到了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最后两名受到了相应处罚。此举在各个责任单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生态廊道建设“比、赶、超”的浓厚氛围迅速形成。 发动群众 重在落实 郑东新区管委会把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统筹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载体,与“讲树”活动、“机关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充分结合起来,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落到实处。 召开党员、村民代表等各个层面会议,组织人员入户调查民意,争取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强化分包责任制,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有针对性解决各类矛盾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附属物补偿与建设用地相关工作,确保群众长远生计不受影响。 贾陈村过去是让人头疼的“老大难村”,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村民经常上访、闹事,远近闻名。生态廊道建设开始后,群众阻挠施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随着金水东路廊道示范点的建成和群众工作的不断深入,村民思想逐步转变。村民们认识到,政府的这项工作是真正的惠民工程,不但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各项拆迁补偿政策也保障了我们的长远生计,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很快,村民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拥护支持生态廊道建设。村民阴秀玲在附属物补偿款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主动将自家的几十棵枣树移栽他处;一个老“钉子户”大婶,在绿化施工完成后,主动提着粉条去办事处慰问,一个劲地夸奖:“现在村里村外大变样,多亏了你们啊!”自此,贾陈村完成了“后进村”向“先进村”的转变,不但该村廊道路段拆迁、培土、绿化工作圆满完成,村内其他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 郑东新区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纷纷表示:生态廊道建设以来,党员干部工作能力锻炼提高了,干部群众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工作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更美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