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遗失声明
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
能繁母猪补贴开始发放
新郑一合作社晋升“国家级”
土地流转 转出一片新天地
启动土地专项治理
xzscsjs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土地流转 转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记者 刘冬 实习生 王远洋

四月的春风吹面不寒。4月16日上午,走进梨河镇刘吉安楼村,沿着幽静的道路,一旁的春秋大棚显得特别醒目,绿油油的西瓜苗长得正旺,另一旁的温室大棚建设得如火如荼,绵延不断,甚是壮观。

在村头儿,记者遇上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成罡。他说,去年的这个时候,村里还是成片成片的麦田,今年已经几乎全部种上了菜,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感觉“稀罕”。

刘吉安楼村位于梨河镇南缘,村民打工、种地,也过得祥和。去年夏天,一批来自香港的不速之客“看上了”刘吉安楼村这片肥沃、平整的土地。两个月后,乐享农庄新型农业示范基地的牌子竖在了田野里。

“这个项目占地2200多亩,包括了临近的三个村子,俺村就‘贡献’了近千亩土地。”刘成罡说,建成后将是我省最大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有好事儿找上门,这可忙坏了村支书。“村干部不好当啊!”刘成罡开玩笑说,由于先期需要的土地量较大,只能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可刘吉安楼村以前从未实施过,又是开动员会,又是开群众代表大会,还得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我们第一次流转,就转出来960亩的土地,先前不愿意转的,现在也都找着、急着想转出去。现在剩下的400多亩,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流转。”

一次性流转千亩土地,这在农村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村民愿意吗?刘成罡给记者算起了账:一亩土地一年租金1200元,一亩地种小麦1600元左右,而且还要自己管理,只多出几百块而已。“就像俺村的王富岭,家里7亩地,一年租金8000多元,他还在这个项目上工作,每个月还有2000元工资。等大棚建成以后,自己承包一个,一年再挣个两三万元没一点问题。这样算下来,谁还能不愿意?”

刘成罡介绍,建成以后将实施“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我们种大棚技术上的活儿根本不用担心,镇里、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好几次技术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来授课。”

“种大棚可比种地来钱快、挣钱多,而且我们农民种上大棚又不误地里的营生,也解决了村里闲散的劳动力。以后蔬菜市场大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咱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刘成罡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如今,刘吉安楼村的村民正等着三个月后“加盟入股”。“现在不都在讲新型农业现代化吗?我看俺这儿都不赖。”刘成罡打趣地说道。土地流转流出了金银,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改变着刘吉安楼的百姓,村风文明、生活富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