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0419全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农民企业家刘庭杰和他的新农村社区梦
左图 刘庭杰指着窑洞说,当年他就住在这里。
上图 老井社区住宅楼效果图。
刘庭杰向大冶镇负责人递交承诺书。

本报记者 聂春洁 李晓光 文 李 焱 图

“一想到我有能力为村民办事,我心里就很舒服。”在向大冶镇政府递交斥资1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承诺书后,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这样表达自己心情。

今年48岁的刘庭杰是河南锦鹏集团董事长。在业界,他是一位处事低调的民营企业家;在他的家乡老井村,他却是村民眼里无所不能的“刘支书”。从24岁起开始担任老井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不论他的企业走得多远,他却从来没离开过村支书这个岗位,秉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他硬是让这个昔日吃水贵如油的穷山村,一步步脱贫、致富,直至实现住高档社区的梦想。

一口深水井

圆了脱贫梦

老井村位于登封县大冶镇西南,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通过一条3.8公里长的水泥路与县道塔王公路连接。

在初次探访此地的记者眼里,老井村堪称风景优美。道路两侧大量种植泡桐和洋槐,呈梯田状分布的小块麦田被山体和树木分割开,此时泡桐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味道。

不过,对于老井村村民来说,栽这么多树却是无奈之举。今年56岁的村民周玉容告诉记者,老井村祖祖辈辈缺水,土地是贫瘠的石头地,种地不挣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荒地上就多栽些耐旱的经济林。

谈到老井村的缺水问题,刘庭杰立刻变得话多起来。在距离老井村还有一段路时,刘庭杰带领记者下了水泥路,沿着土路走上几十米,路边出现一眼直径不到1米的水井,里面已经看不到水。

刘庭杰说,他上小学时,全村人都吃这口井的水。那时井距离学校不远,老井村的孩子上学都带着水桶,每天一大早,井前就排起长长的水桶。“哪有心情上课啊,下课铃一响,赶紧往井前跑,看看自己的水桶离井口又近了几步。”

即使这样,一口井的水也远远不够村民们使用,有条件的家庭都赶着牛车从几十里的村子甚至去河里拉水。童年这种缺水的记忆让刘庭杰迄今刻骨铭心。

高中毕业后,刘庭杰先到煤矿当了几年矿工,随后又做起了小生意,凭着出色的商业头脑,他迅速成为让村民们艳羡的“万元户”。不过,出人意料的是,1988年,生意做得一帆风顺的刘庭杰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回村当起村委主任。对此,刘庭杰当时的回答是:“光自己富裕了,看着村里的乡亲们还在受穷,我不安心。”

刘庭杰没让老井村人失望。他跑项目、订规划,先后创办了水泥制板厂、钢窗厂、粉沙厂和耐火材料厂,让这个穷山村有了像模像样的集体经济。他还引领村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先后建立5个发展基地,逐步调整农业结构。

经过几年打拼,老井村开始有了一些积累。1994年,刘庭杰筹资30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253米的深水井,让老井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

由于地势原因,老井村人居住比较分散。接近深水井的家庭都接了自来水,更多村民则选择在家里建水窖。村民周玉容说,自家有6口人,每年从深水井往水窖拉四箱水,就够全家人用了。她指着路边一个水窖说,那是邻居家里饲养土鸡,用水量大,所以多建了一个。“以前一碰到旱天,村里劳力所有时间都用在找水、拉水上,啥事情都干不成。” 周玉容说,“自从刘支书上任以来,村里变化太大了。”

一条水泥路 铺就致富路

刘庭杰年少时居住的窑洞就坐落在水泥路一侧,两眼窑洞已经破坏不堪。窑洞旁边,则是刘庭杰结婚时修建的“新房”——两间低矮的砖瓦房。刘庭杰说,就这两间房子,还是他和哥哥一起出钱修建的。

在老井村走每一步,刘庭杰都能说起一段关于贫穷的回忆。“那种苦日子我过多了,一天看不到乡亲们脱贫致富,我就一天不能心安。”刘庭杰说,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山路,村民种地、外出都是挑担背筐,想做点小生意都难,“四邻八乡都知道我们村穷,走路难、吃水难,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到老井村,当时我在的那个村民小组有40多口人,其中就有6个光棍。”

2008年,刘庭杰出资,组织村民修建了环村3.8公里的水泥路,彻底改善了全村人的出行条件。同时,他还筹资数十万元对本村学校的房屋进行改造并建起了新的教学楼,筹资100余万元改造架设了村中高压线路,并相继建成崭新的村卫生所和村委会办公大院。

在刘庭杰的带领下,昔日破败不堪的老井村焕然一新,从人均收入不足500元一跃成为如今人均收入5000元。村党支部不仅被当地市、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双强党支部”荣誉称号,刘庭杰本人也先后荣获郑州市“优秀乡镇青年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被全国工商联授予“中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老井村,村民们还真把口碑刻成了石碑。老井村村头建有一个亭子,里面立着一块青石碑。村民吴运良说,这是老井村为纪念公路通到村里而修建的石碑,目的就是提醒后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吴运良说,自从路修好后,现在村里家家都买了摩托车,不论是到村办企业上班,还是去附近煤矿打工,都便利多了。“大伙对刘支书都服气得很,要不是他,哪来的这井?哪来的这路?所以他这回说要建设新农村社区,我们相信他能成事!” 吴运良说。

斥资1亿元 村民住社区

在带领老井村脱贫致富的同时,刘庭杰并没有耽搁企业的发展。目前,他名下的河南锦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拥有煤炭、房地产、旅游、文化、金融等10余个子公司,集团资产达35亿元。近3年来,集团累计纳税近6亿元,现有从业人员4000余人。

刘庭杰说,两年前他就想为村里建社区,但是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所以这个想法一直没能得以实施。现在大冶镇提出全面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他希望借助这个机遇,尽快让老井村人过上高档社区生活,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设施、便捷服务。

为什么要建新农村社区?对此,刘庭杰做过科学的分析。首先,老井村地处丘陵、贫水地带,交通不便,用水也受限,不适合发展工业;其次,这里土壤质量不高,人均耕地又少,种地致富路也走不通。此外,山村生活吸引不住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年轻村民多不愿回来,村里早已“空心化”。

老井新型农村社区选址紧临塔王公路,和刘庭杰开办的耐火材料厂只有一路之隔,而这条路,正是他几年前修建的水泥路。“搬进新社区后,村民不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回去管理田地,都非常方便。” 刘庭杰说,建设新社区所需的1亿元资金,全部由自己负担,不让村民出一分钱,“我现在有能力为村民做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自己心里也很舒服。”

在新社区拆迁现场,这里的原住户、松花村村民王占卫主动找记者攀谈起来。按照拆迁政策,新社区建成后,他家也将成为社区居民。王占卫说:“现在大家都盼着新社区赶快动工,搬进新家后,屋里有自来水和天然气,小区里有学校、卫生所和养老院,那不跟城里人一样了?”

刘庭杰的规划却远不止于此,他说,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只是第一步。村民搬到社区后,原来的宅基地复耕,村里土地面积增多,可以组建专业公司打理,栽种核桃树等经济林木,同时发展生态农业,村民们每年可以拿租金,收入就有了一定保证。此外,社区将会成立培训机构,为赋闲在家的中青年妇女提供技术培训,组织她们去大城市打工。“挣钱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让村民们出去增长见识、提高素养。” 刘庭杰说,前几年,他曾考虑过在家乡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在保持环境的同时实现快速致富,但是现实是,现有劳动力素质跟不上,心愿只能成为遗憾。“我希望村里的年轻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 刘庭杰说。

短 评

新型城镇化建设

需要这样的力量

张 永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和河南务实发展的根本途径,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强力推进“一区两城”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紧抓不放的一项中心任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和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广集力量。在这方面,刘庭杰确实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他胸有大爱,一直为老井村的发展出钱出力,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他胸怀理想,参观新乡后更坚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有可为,制定出了老井村的发展规划;他胸有责任,签订承诺书保证一亿元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保证全村人按时住上好房子。刘庭杰的事迹感动着我们,他用实际行动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刘庭杰的事迹也再一次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大事,更是大家的事。当前,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关键时期,需要全市人民凝聚共识、广泛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各司其责、各尽所能,积极贡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已响彻这个干事创业的年代,点滴力量的汇聚必将掀起郑州务实发展的滚滚热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