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现代中国人
并非起源于非洲
我的作品无需炒作
凯奇挑战“灵魂战车”
彝家《太阳女》舞进绿城来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青少读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青少读物
《读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故事会》:故事与语言共生

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少年文艺》《读者》《故事会》……提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勾起许多人愉快的阅读记忆。岁月流逝,那些陪伴我们一起度过青少年时代的读物,现在是否依然安好?日前,记者对部分刊物的负责人和资深编辑进行专访,一起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青少读物”。

《少年文艺》:纯文学的坚守

提起《少年文艺》,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被誉为“作家的摇篮”,是培养文学新人的园地,许多著名作家的处女作都曾在此发表。它于1953年7月在上海创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

据《少年文艺》执行主编谢倩霓介绍,《少年文艺》以高小及初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刊登反映少年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各类文学作品,不仅体裁丰富,还开辟了“新芽”专栏发表学生的习作,在少年读者和家长中具有广泛影响,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

“现在《少年文艺》的作品,更加贴近当下孩子的心灵,是他们成长的忠实记录者和文学描述者。”谢倩霓说。

《少年文艺》这份滋润几代少年儿童心灵的著名少儿文学刊物,至今已走过59年的辉煌历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少年文艺》依然坚持纯文学的品质,第一时间刊登最新创作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谢倩霓说,“尽管现在孩子们接触面广了,《少年文艺》的影响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但还是受到许多阅读力比较强的孩子的喜欢。”

据谢倩霓介绍,原来是月刊的《少年文艺》已改为半月刊,下半月刊主要刊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美文以及对经典儿童文学的品读。

《读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有“大漠瑰宝”之美称的《读者》,可谓家喻户晓。自1981年创刊至今,《读者》杂志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世纪80年代,《读者》主要介绍国外的文化精品、价值观念、民俗风情等,给国内读者带来些新鲜的东西,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个启蒙的作用。”《读者》杂志社资深编辑王祎说。

《读者》杂志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追求高品位、高质量,赢得了海内外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多,《读者》逐渐从文化桥梁的作用,更多地转向关注当前社会现实以及现代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王祎表示,“我们会坚持一贯的办刊方针,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好的精神食粮。”

《故事会》:故事与语言共生

曾经有一本小小的刊物陪伴许多人度过难忘的青春岁月,它叫《故事会》。这本创刊于1963年7月的小本杂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曾在1998年的世界综合类期刊发行量中排名第五。

“故事与语言共生,只要人会讲话,故事就会一直存在。而文化越丰富,好的故事就会越多。”《故事会》社长何承伟说。

《故事会》面向普通百姓,贴近生活,它以发表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的外国故事。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

“新时期,《故事会》的故事更讲究‘传’字,让大家借故事记住观点、道理。” 何承伟说,现在的《故事会》的故事更加短小精悍、更适合口传,故事人的奋斗目标是让故事成为人们口中的“传点”。

《故事会》是许多人相伴多年的亲密朋友。据何承伟介绍,尽管数字化影像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故事会》每月依然有400万份的印数,甚至出口到海外,成为许多外国人了解中国风土人情和海外中国人寄托乡情的刊物。

《上海故事》《故事大王》《童话大王》《乡土》《古今传奇》……还有很多很多的读物陪我们一起成长,而今他们或发展壮大,或已然消失,但不变的是那份阅读的快乐和至今依然的挚爱。虽时光荏苒,却历久弥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