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快速京广 贯通南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方合力共铸城建丰碑
京广快速路建设历程
细数京广快速路十大创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方合力共铸城建丰碑
隧道设计 三类长度二类标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见缝插针保施工进度新买图书资料达1米厚
大规模混凝土浇筑。

本报记者 成 燕 裴其娟 黄永东 宋 华 文 许大桥 图

据市建委主任陈新介绍,京广快速路是郑州市城建史上巨大的一项市政工程。它投资近80亿,囊括了目前国内市政工程建设类别,包括下穿隧道工程、跨铁路桥工程、混凝土高架工程、钢箱梁高架工程等。在工程总量、设计要求以及监理、施工水平等方面均创造了郑州城建史上的新纪录。

为了向读者更全面地介绍京广快速路通车背后的故事,记者分头采访了工程的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代表。

保畅通 保质量 保安全

——建设方代表、京广快速路项目经理 梁远森

京广快速路整个工程战线长,穿越中心城区,与多条市区主干道相交,如金水路、陇海路、中原路等。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的第一挑战是要“保通”,即保证主要干道的交通不断行。这就给施工增加了许多难度,有些工序不得不挪到凌晨一两点。比如跨金水路桥钢箱梁吊装工程,2200吨总重量省内第一,用了连续六个夜晚的时间吊装完成,在同类工程施工方面创造了纪录。

保安全、保质量是另外两个必须做好的工作。我们的工程战线这么大,涉及问题非常复杂,怎么样保证在这种情形下不出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另一个巨大挑战。我们与参与工程的各方和行业管理部门一道,想尽办法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总体做到了零伤亡。质量方面,我们以市政方面最高奖项“金杯奖”为标准,严格要求,提升了工程质量。所采用的全线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被国家“金杯奖”的评委专家高度称赞,目前在国内是第一家。

隧道设计 三类长度二类标准

——设计方代表、郑州市市政设计院 施文龙

我们负责京广快速路火车站西广场门前的地下隧道,这是目前省内城市交通第一条长隧道,总长达1850米,暗埋段1360米。

城市隧道根据暗埋长度分为一二三四类,级别不同,设计标准要求也不同。其中500米以内为四类隧道,500米至1500米为三类隧道,1500米至3000米为二类隧道。火车站西出口这段隧道暗埋段长度1360米,又限制货车和危化品车辆通行,按理应是三类隧道。但为了提高京广快速路质量等级和安全等级,我们将设计要求提升至二类隧道的标准。这样就使得隧道施工在质量上更加严格和精细,在隧道内部安全防控系统上要求更高。目前,隧道内部安装的是省内第一家智能化隧道安全防控系统。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监理方代表、郑州中兴监理公司 王志祥

京广快速路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施工方、监理方和项目部都分别建立有独立的安全和质量防控体系。现场施工中,监理方每天都要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就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对安全和质量隐患,每周进行大检查。总体上,周考核、月评比,保证安全方面达到“零伤亡、零事故”标准,质量方面达到市政“金杯奖”评比细则要求。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监理单位遵循“以我为主,见缝插针,不等不靠不要”的原则,在沿途管线改迁和道路保通方面也积极作为。京广快速路地处闹市区,体量非常大,涉及单位比较多,沿途管线非常复杂,工期要求又非常紧。为此,我们监理单位打破常规,改变过去那种只按合同做事的惯例,在管线开挖、迁移,保主线畅通、还路于民等额外工作上也是迎难不避,帮助审核方案、协调场地,加快工程进度。

见缝插针保施工进度

——施工方代表、郑州市市政总公司 王玉杰

我们负责的是从东风路到刘寨路的高架桥第五标段,全长880米,2010年5月开工,今年4月完工,高峰期时曾达到500多人轮班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一条高压线。开工后我们发现在主线桥的位置,正好有一条110千伏的高压线缆,如果不拆除这条高压线,桩基工程没法施工,整个桥梁的上部结构也无法动工。但拆除这条高压线会影响到该区域居民的冬季供热,为了保证供热电源,到2010年9月份,我们全线不得不停工。直到2011年3月15日集中供热结束,当晚一停电,在没有拆除高压线的情况下我们就重新开了工。

该标段主体完工是在2011年11月份,比规定完工时间提前了将近10个月。其中箱梁主体施工正赶上去年8月份到10月份高温和多雨的时期,因为整个浇筑的过程不能停,必须一气呵成,我们只能见缝插针地在不下雨的时候浇筑混凝土,最长的时候两天两夜轮班浇筑。很多年轻人都自觉放弃婚假回到工地加班,还有的从爱人住院生孩子一直到月子结束,都没能多回去照顾家人。

新买图书资料达1米厚

——一线人员代表、郑州一建集团 应巍

我们负责的是二环支路至北三环段的高架立交桥部分。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参与的最长的高架桥梁工程。全线采取清水混凝土工艺,施工出现一点问题就要被监管方无情地炸掉,为的是确保质量。自从接到任务以来,我几乎天天在工地一线,不敢稍有懈怠。

每次施工前,我们都要上报施工方案,那些审核的人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我作为一线施工技术人员,每次都是小心翼翼。以前参加的其他工程,遇到问题查查网络就能解决。现在这个工程不够用了,网上的资料都太浅。现场问题逼着我不得不去购买更专业的资料书籍,回来后,再凭着大学时的理论根底使劲啃。两年来,光买来的资料书籍就达1米来厚。每天都生怕施工方面出现问题,心一直悬着。现在通车了,才感觉心真正放到了肚子里。

干我们这行,一线施工技术人员,最重要的就是经验积累。干过京广快速路工程后,我感觉自己的底气足了,信心大了,本领提高了一大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