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要闻·国际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深夜突访阿富汗,签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呼吁塔利班对话,称击败“基地”组织“指日可待”。 共和党竞选对手指认奥巴马利用“基地”头目乌萨马·本·拉丹之死玩政治。 深夜定“关系” 当地时间22时过后,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专机,在夜幕中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郊外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是他2009年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三次访问阿富汗。 奥巴马在阿富汗总统府会晤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签署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卡尔扎伊告诉奥巴马:“签订这一协议,我们结束过去10年,开启平等关系新时代。” 白宫方面公布协议部分内容,说它旨在使美军2014年以后能继续“训练阿富汗部队,打击‘基地’组织残余势力”。 再三提“基地” 奥巴马这次行程适逢美军击毙“基地”头目本·拉丹一周年。他在阿富汗多次提及美军清剿“基地”的“战绩”和本·拉丹之死。 签订协议后,奥巴马在巴格拉姆基地视察美军并发表讲话。 2日凌晨,奥巴马在阿富汗向美国国内发表电视直播讲话。以数辆军车为背景,他说,过去3年,“基地”30名高层头目中,超过20人遭击毙,包括本·拉丹。“我设立的目标是击败‘基地’、不给他们重新集结的机会。现在,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奥巴马向塔利班抛出“橄榄枝”,告诉对方,如果与“基地”断绝关系,放弃暴力,遵守阿富汗法律,“就能成为(阿富汗)未来的一部分”。他说,在阿方协调下,美方已与塔利班“直接商讨”。 他说,美国的目的不是“根除每一处塔利班残余,而是消灭‘基地’”。 目标是“政治” 路透社记者认定,美国总统选举在即,奥巴马有意向选民发出信息,告诉他们美军作战任务将结束,同时提醒他们,他当政期间击毙了本·拉丹。 奥巴马出访阿富汗时,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米特·罗姆尼批评这名民主党籍总统把击毙本·拉丹政治化。 塔利班“抗议”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东部2日发生汽车炸弹袭击及交火事件,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袭击者和7名阿富汗平民。 袭击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6时15分左右,袭击者在一个供在阿国际机构工作的外国人居住的招待所大门处引爆了汽车炸弹,随后进入招待所大院。阿安全部队人员与袭击者进行了数小时的交火,最终击毙了全部5名袭击者。这次事件造成7名阿富汗平民死亡,17人受伤,伤者中包括10名儿童。 这起袭击发生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离开阿富汗后不久。阿富汗塔利班宣称制造了这一事件,以抗议5月1日晚。在短暂的访问中,奥巴马与阿总统卡尔扎伊签署了美阿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新华社特稿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