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楼市调控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比八卦消息还热门的话题。其实古时候也有房产交易,宋、元、明和清四朝,都是签合同,叫契税和有关部门盖章这个流程,跟现代大同小异。但是,在宋朝,买卖双方签合同之前,还有一防止炒房的绝招,叫遍问亲邻。 宋太祖时期有明文规定:凡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可见,卖方在卖房之前,不仅要得到家人和族人的首肯,还要得到邻居的首肯。这种首肯不能只是口头肯定,正规的做法是“依账取问”,就是拿一个小本子列个“问账”(元代叫问帖),把亲戚邻居的名字都列在上面,并写明想卖房的理由以及想卖多少钱,然后交给卖房人的亲戚,如果他们表示不买,再去找邻居,问问他们是否愿意买。总而言之,“问账”上密密麻麻列满了大家的签名,才有权把房子卖给别人,否则就是违法。所以,谁要想买很多房子囤着炒房,那得等成百上千的亲戚邻居签字后才可以,那估计得猴年马月了。 卖房子很麻烦,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古代寒窗苦读也考不起科举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不比现在少,于是就有了廉租房。 古时的廉租房都是民间性质的。唐宋时期,廉租房主要来源于寺庙道观。寺观的土地是政府划拨的,建房的资金是信民捐献的,历年的房产维护费用可以从香火钱里冲销。像白居易、辛弃疾都是廉租房里走出来的名人。而明清时期的廉租房又多了个来源,就是会馆,会馆是异乡人在客地建的聚会场所,都会有客房为旅居在外地没有住处的同乡准备,租金非常便宜。 后唐庄宗曾颁布过一道赦令:空闲有主之地,限半年,本主须自修盖,如过期不见屋宇,亦许他人占用。后唐明宗也有类似规定:诸色人等置到田地,限三个月内修建盖造,须见次第。也就是说,在后唐,你家土地要是你自己不修房子的话,就归别人了。 禁止囤地平衡供需是有奇效的。相比唐朝时期,首都长安购买房基一亩需2000铜钱,而在后唐的首都洛阳,每亩7000铜钱。这对比,真像20年前与现在的房价比例。 其实楼市调控也不那么难,古人都有相应的招数应付,何况现在头脑与电脑并用的现代人呢?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