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马晓光)近日,新密市超化镇黄路山村的孙大爷收到了一张“便民联系服务卡”,上面详细标明了该市群众工作队员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工作队员告诉他们,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及时联系帮助解决。这是该市扩大网格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份以来,新密市选派的1356名机关干部与乡镇办事处包村干部共同组成的349个群众工作队,深入基层,下沉到二、三级网格中去,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通过走访调查,对诸多不稳定因素及时排查,妥善解决,避免事态扩大,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中,有效解决了信访积案,消除了上访苗头,推动管理方式从事后处置问题向事前发现问题转变。
在网格化部署中,该市以乡镇、办事处为单元建立三级网格:各乡镇、办事处为第一级网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即网格长;村、社区为第二级网格,群众工作队长为网格长;多个村组依据地理条件划片组建第三级网格,以乡镇、办事处公职人员或驻村工作队队员或包村民警为第一责任人。三级网格分别依托原有政府门户网站平台,搜集、整理、共享信息资源,拓宽便民服务渠道,将群众最关心、联系最密切的事项及文件公开,方便群众查阅监督,提高工作效能。
新密市共有303个行政村,村民小组数量众多且分布较为分散。为确保网格管理覆盖每个村组、每户群众,该市根据自然地理分布,在第三级网格中将村民小组划分片区,由几个组或楼院组成一个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片长”作为本区域事务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接受乡镇、街道一级网格和社区二级网格的管理监督,真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络。为确保网格管理出实效,新密市将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对群众工作队员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
片长制使整个管理网络更精细、更稠密,工作队的服务更广泛且更具针对性。刘寨镇王咀村村民张明生说:“以前我们村一到用电高峰期就容易跳闸停电,群众工作队员刚来没几天,就积极协调电力部门为俺们村装上了一台大容量变压器,今年麦收的时候就不发愁了。”该村每年夏季都会遇到用电难题,今年,群众工作队员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全村百姓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网格管理的精细化,让新密农民切实感受到了群众工作队的好处,同时也为全市各项重点工作在基层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