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和谐发展
卖 肾
以健康文化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让人民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
校长应学会站在校园里思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校长应学会站在校园里思考

梁寅峰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果说中国教育是一幅画,那么她的底色就应该是当前的社会现实。所以,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拷问:为什么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为什么孩子们的体质越来越差?为什么素质教育难以推进?为什么会有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本土产生不了诺贝尔科学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中学校长,我也在反躬自问,我们今天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教育具有社会性,当教育的神圣与圣洁从现代的嘈杂浮躁中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需用一种审慎的态度来正视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整个社会有一种追求功名利禄的趋势,教育也概莫能外。教育的功利何在?校长俨然行政官员;俨然社会活动家;校长热衷于今天当代表,明天当委员,一身官僚气,唯独没有书生气、书卷气;校长不缺理念,不缺思想,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今天去考察,明天去培训,游走于各地,到处传经送宝,校长欠缺的是在校园内的坚守,校园难觅校长踪影,校长与教师学生形同陌路,甚至一学期、一学年也不相往来。

我主张:校长要学会站在校园里思考。校长要每天出现在校园里、课堂上,应常常出现在餐厅、公寓和操场。校长的思考应更贴近师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和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柳先生所说的好校长、好学校是要有前提的,我理解的“某种意义”应该包括:校长要坚持站在自己的校园里考虑问题。

校长应对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作深入地思考: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学生某些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生活得恰当舒适而又丰富美满;要让学生将其现实生活中的富丽文化遗产,现存社会中的可贵经验与智慧,认同、择取、内化,使其成为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要给学生哪些价值?应是: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等。当社会失范的时候,如果校长也在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那么学校将如何传递这些价值,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体现?我赞成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的诠释:“教育不是制器,而是育人。”即要培养有道德标准、有理想人格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学校,甚至是家长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

校长应该是一名好老师,应是教师楷模,应是学生的知心人。校长脱离学校实际提出一些光怪陆离的理念,脱离教育自身规律,脱离学生成长的规律,只能是与教育的初衷与本质背道而驰,其结果是缘木求鱼,一无所获。有人说:“我们要培养国际一流大师”,这种提法还为时过早;有人说:“我们的学生是低进高出,全上一本”,这有些雾里看花,太过虚夸;有人说:“一定把您的孩子管好”,管好的概念太过模糊。我们应该多倾听老师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给老师更多地尊重。我们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要,给学生更多地关爱。让师生“诗意地栖息在校园里”。

对照一下美国杰出教师雷夫,作为校长我有点汗颜。美国是一个没有尊师传统的国家。作为一名教师,他倾尽自己所有的精力、美德、创造力,为学生做出了令人震撼和惊叹的工作——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年,其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被制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出名之后的他仍然坚守在他的第56号教室,以他始终如一的坚守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在我们的校园里,也不乏雷夫一样的老师。我们有一位教体育的赵蔚老师,今年已经59岁了,他连续担任了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送走了近10届学生,现在还在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清贫中彰显出高贵,平凡之中彰显出伟大。他工作着,幸福着,充实着……每当想到他看到他,我总是被他感动着,激励着,鞭策着……

在郑州教育这片沃土上,其实还有很多雷夫一样的可敬者。我们要老师们坚守,校长更应该学会这份坚守。(作者为郑州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