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2
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送娘一双闰月鞋

常书侦

今年农历闰四月。在中华大地上,许多地区民间流传着闰月年女儿要亲手做双鞋子送给母亲的古老习俗。

做闰月鞋的习俗起始年代已无据可考,但民间忌闰月年古已有之,认为闰月年乃多事之秋,于长者不利。乡人有“闰月年,留娘年”一说,认为闰月年对母亲的身体安危是至关重要的年份,儿女们应格外引起重视。俗话说:“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当女儿的必须于闰月年的闰月前给母亲做一双鞋让母亲穿上,方可使母亲走出闰月年这个多事之秋,平安地迈过这道坎儿,确保健康长寿。

对女儿来说,哪年是闰月年必须牢记在心,一但进入闰月年,便早早动手,开始精心为母亲做闰月鞋了。正如俗话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

昔日,女孩子大多没有走进学堂念书识字的机会,做好“女红”的针线活儿便是母亲对她们最大的要求了。当娘的经常会把女儿做的鞋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家的女人看,以此来证明自家女儿的心灵手巧,以便于让人提亲。因为在女红中,做鞋是一件兼具设计、缝纫、拼布、浆染等多种手工制作工艺的综合技术活儿,它会成为她们出嫁时的最大资本。因此,做闰月鞋是每一位女儿都能够做得来的事情。同时,也最能让娘检阅女儿在针线活儿方面有多大进步。

做闰月鞋,首先是纳鞋底儿。这是基本功,更是硬功夫。一针针、一线线,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凭一把木柄铁锥子和女孩右手中指戴的一只顶针紧抵着的一根细钢针,要数百次,近千次地穿透叠在一起足有3公分厚的棉布上,是何等的不容易。在纳鞋底儿时,女孩的纤纤嫩手会在分心时不小心被钢针扎破、甚至在抽线时被纳鞋底的细麻绳勒出血道子来。

要说纳鞋底儿是基本功,做鞋帮和绱鞋帮,则是做鞋之中最难的技术活了。做鞋帮先要学会在纸上画鞋样儿,画出合适的样子后,再比照着剪出布样子,然后再在布上面刷上糨糊,晾干后以便保证鞋帮的硬度。最后是绱鞋帮,只有针脚细密、均匀,才能保证鞋底和鞋帮接茬之处平整无皱,穿上后才会不脱脚、不克脚,舒舒服服。手巧的姑娘七八天,手拙的女儿十天半月,一双崭新的鞋子就做成了。

现在,生活富足了,再很少见到女人做鞋了。但每逢闰月年,当女儿的便会到商店或集市上给母亲买上一双合意的鞋,再亲手给母亲穿上,以此常思养育之恩,去尽一份孝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