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5
11
随笔
阅汉堂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5

凡内德夫妇!

有了这个名字,添田又翻开电话本,开始拨通每家一流酒店的电话。可惜,哪一家都没有以这个名字登记的客人。

添田心中有一个猜想。然而这一连串的怪事,和他的推断究竟有什么关系,他还没能理出个头绪。

他又给泷家打了个电话,得知泷良精还是没有回来。

村尾芳生应该还隐姓埋名住在京都的医院里。

添田的直觉告诉他,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发生什么事。事到如今,他突然想起了以前村尾课长撂下的那句话:

去问温斯顿·丘吉尔吧。

原来他不是在开玩笑!

扫墓

马路上布满白色的灰尘,轿车飞驰而去。这是辆从博多出发的出租车,已经开了二十多公里了。

乘客是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身材挺高大。头上戴着的鸭舌帽,近来已经很少见了。

出租车在路边停下,客人在一家店里买了蜡烛和香,又在另一家店买了花。

出租车在城镇里转了个弯,来到了福隆寺门前。

客人捧着花,让司机等着,接着就顺着高高的石阶爬了上去。

老人走到石阶尽头,停下脚步,回头望去,仿佛是在休息。城镇的前方就是大海。正面有一座巨大的岛屿。

老人抬头看了看山门上的匾额,抬腿跨进了大门。

他从本堂旁边绕去了僧侣的居所。一位年轻的僧人正在打扫落叶。老人拉住他,说想见一见住持。

住持留着长长的白须,一直垂到胸口。他穿着黑色的法袍,朝访客所在的地方走去。

“请问寺岛康正先生的墓是不是在贵寺……”

“是的,寺岛先生的墓就在这儿。”

“我和寺岛先生有些交情,这次正好来了九州,就想来给他扫扫墓,能否请您带个路?”

“好。”

住持命令年轻的僧人打一桶水来,自己伸手打开栅栏门,墓地与寺院被一道低矮的竹墙隔开。

“就是这儿。”住持回头对老人说道。

老人来到墓碑正面。只见碑上写着“亭光院仓圆真观居士”。

老人走上短短的石阶,把带来的花束插进花瓶中。住持把水桶搁在一旁。老人俯身,点着了蜡烛与香。

他对着墓碑拜了许久,手上还挂着他事先准备好的佛珠。

住持站在老人身边,诵了一段经。微风吹过。经念完了,可老人还是长跪不起。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阳光照亮了他瘦削的肩膀。

过了许久,老人终于站起身,用木勺舀了一勺水,浇在墓碑上。水珠沿着墓碑不住地往下流淌。

好长的一次祭拜。除了血肉至亲,还有谁会如此用心?住持不禁露出惊讶的神色。

“请问寺岛先生就出生在这座小镇吗?”老人向住持问道。

“嗯,他们家原本是这一带的地主。每年忌日他们都会来这儿扫墓。”

“寺岛夫人近来可好?”

“硬朗着呢,已经七十了。”住持仔细端详着扫墓者的脸问道,“您和寺岛先生的关系肯定很不一般吧?”

“我以前一直受他照顾。”

“哦,那要不要我把寺岛先生的家人叫过来啊?”

老人摇了摇头。

“不必了,我会在回去的路上登门拜访的。”

“这样啊。从寺门出去,往博多的方向走,在左手边会看见一家杂货店,叫‘寺岛商店’,很好找的。”

“谢谢。”

“唉,寺岛先生都当上公使,眼看着要出人头地了,真是太遗憾了。”住持看着墓碑说道,“听说他是个很优秀的外交官,名望很高。我们这儿好不容易出了个人才,大家都觉得很可惜。”

住持回头一看,老人好像也抱有同感,不住地点头。

“在战争期间他在中立国做公使,肯定很是为难,受了很多苦,八成是劳累过度了吧?”

“应该是吧。”

老人同住持一同回到了寺院。脚下的银杏落叶沙沙作响。

“这边请,喝个茶再走吧。”住持说道,可老人婉转地拒绝了。

“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还有些事要办,就先告辞了。”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裹,“这些就当是寺岛先生的香资了。”

“哦,那真是劳您费心了。”

住持接过纸包,看了看上面的文字。

上头是毛笔写的“田中孝一”这几个字。

住持一路把老人送到石阶,目送着他那高大的身影消失在车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