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5
11
随笔
阅汉堂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李东升

传说中的老巴

说来好笑,巷里小儿哭闹不止,怎么也哄不过来的时候,无奈的大人会使出恐吓的招数:“再哭,吃人婆就来吃你了!”哭声便戛然而止。老巴是巷里小儿们都熟悉的,那个吼起来嗓门跟打雷似的老头。

传说中老头厉害得要命。

老头个子不高,清瘦,留着山羊胡,走路脚步很快。他的暴脾气,在当地可是出了名的。每每巷子里那些小孩调皮捣蛋快要吵翻天的时候,老巴见了就会瞪起眼睛,大喝一声:“吵什么!?”犹如晴天里打了一个响雷,小东西们迅速逃散,小巷里刹那间恢复了安静。

他和其他的西北男人一样打老婆,对孩子的教育更信奉“不打不成材”。很多可以批评教育的事,他更习惯三拳两脚地解决。听说当年他的儿子不知干了什么坏事,被他倒吊在房檐下,惨叫声令闻者胆寒,可谁也无法劝止。在重男轻女的指导思想下,女儿更不能犯错,偏偏小女儿淘气。于是左邻右舍时常会听见老巴家里传出吼声、哭声、劈啪声交织的“交响乐”,老巴将手中的棍子舞出优美的曲线,落在那多情迎上的小屁股上,节奏居然与后来流行的摇滚相同。一派雄浑的音乐到第二天会转化为图画,小女儿身上青紫交加,宛如印象派画作。后来老巴的儿女们个顶个的坚强,估计与这样的革命洗礼大有关系。

不过,对于老巴,人们还有一份敬畏。虽然脾气暴,但他从不欺负人,不占人一点便宜。对亲戚而言,老巴是个让他们不知如何相处的怪人。二舅的儿子娶媳妇,需要找个能干人张罗酒席指挥厨房,找到老巴,他二话不说就去了。忙活了三天,婚礼结束,二舅准备请他坐上席好答谢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悄悄回家了。如果不是需要帮忙,老巴通常不爱参与应酬往来。别人来请吃饭那天,老巴总是将房门一锁云游去也。

老巴孤傲,但不孤僻。他的身边不乏同伴。老巴的聪明和口才让他在同伴中受到重视,而且他从不溜须拍马奉承领导的耿直性格也很让人称道。一位不学无术的领导在开会做报告时,将“鸡飞蛋打”这个成语念成:鸡飞蛋,打,完了。众人笑,老巴却抓住特点给领导起个外号“大土豆”。厂里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工与领导关系暧昧,被提为中层,也得到老巴赠送的一个别称“大洋马”。“大土豆”与“大洋马”获得革命群众的广泛认可,几乎完全取代了两人的本名。他们退休后,人们还津津乐道地谈论:“看见大土豆的儿子买车了。”“大洋马的姑娘要生小孩了。”等等。这种本事当然不是为领导所欣赏的,所以老巴一辈子连生产小组长都没当过。

如今的老巴已经垂垂老矣,拄起了拐杖,脚步日益缓慢沉重。没有人怕他了,小孩子见他也不再躲。他对儿女们也日益露出关切之情,对孙辈的疼爱完全到了无条件无原则的地步。他的胡子已经全白了,阅尽人间沧桑的他被街坊邻居们尊称为“巴爷”,发生小纠纷的时候,会来请他说句公道话。几天不见他出来,大家会有些担心。这时候的老巴,感觉很好,哪怕女儿再怎么邀请他去南方也不答应,传说中的老巴已经完全不同了。

作为从前屁股给老巴当做画布的那个小女儿,离充当乐器和画布的日子越远,对那个激情的日子越是想念。

因为那个传说中的老巴就是我爸。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