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寻
英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追寻
英雄

追寻

英雄

第三章

2005年1月~12月<<<

按照郑州市“四城联创”动员大会的要求,2005年,郑州市全面落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目标任务:1月~6月,重点开展6个薄弱环节集中整治,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逐项逐条狠抓落实,限期达标;7月~8月,迎接全国爱卫办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整改意见;9月~12月,全面开展查缺补漏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的整体创建水平。

2005年2月6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会议,由创园办督促各项创园任务落实,使郑州市建成区内公园达45个、绿城广场达17个、游园达156个,绿化覆盖率达34.9%,绿地达到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7平方米。9月,郑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专家考察组的实地考核验收。

采访任长霞 我泪流满面

2004年4月14日,这一时间节点将永远定格在记者心中,终生难忘。

当晚8时许,正在家看电视的我接到市公安局宣传处的电话:“长霞局长在郑少高速上遇车祸,生命垂危!”

“啊!”无比震惊的我赶紧向西郊一家医院奔去,想看看我的这位老朋友。一进医院大门,撕心裂肺的哭声告诉我“情况不妙”。

市公安局宣传处的同志含泪介绍说,当晚8时40分,时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的任长霞在侦破“1·30”案件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40岁。

忍着巨大的悲痛,不停地抹着泪水,我当晚便在医院里开始了采访。15日,本报刊发了任长霞因公殉职的消息。时值郑州“两会”,任长霞是市人大代表,代表委员们异常关注本报的消息,纷纷以不同形式对她表示哀悼。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16日,长篇通讯《公安局长的榜样——任长霞》推出,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全国多家网站和媒体进行了转载。

17日,任长霞追悼会在登封举行,天还没亮,我就起床赶到了登封。现场,挽幛纷飞,鲜花簇拥,来吊唁的群众从追悼会现场排到了大街上,水泄不通。现场的情景让我非常震撼,我心里不停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长霞最后一程的稿子写好!”

于是,我挤进人群,流着泪水,采访现场各界群众、长霞的战友和亲友。18日,本报以《登封10万群众挥泪送长霞》为题进行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

长霞的事迹传遍了全国。 5月22日,由中宣部、全国妇联、公安部组织中央及省市40多家媒体58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登封,对任长霞同志的事迹进行集中采访。我不仅负责给中央及全国的媒体提供相关资料,还和其他57名记者不分昼夜,到矿山、入农户、走监狱、进山沟……白天,马不停蹄地挖掘长霞的英雄事迹;晚上写笔记、研究材料,常常工作到凌晨。

6月3日,本报再次刊发长篇通讯《英雄本色——追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把一个“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人民警察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

任长霞的精神感动了全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就学习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指出,任长霞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全国广大公安干警要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温家宝指出,全体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英雄的力量永远感召着后人。如今,任长霞的儿子卫辰尧已经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昨日,记者在市公安局柳林派出所见到了这位帅气的小伙子,一身干净利落的打扮,眉宇间透出一股坚毅与朝气。

提起妈妈,卫辰尧坚定地说:“妈妈把她的一生献给她最爱的事业,做了她为百姓最想做的事,我支持她。妈妈就是我永远的榜样和力量,我必须尽心把工作干好,像妈妈一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警察。”

听着听着,记者的眼睛湿润了,不禁再次回忆起英雄的事迹。从警21年,任长霞多次置生命于度外,打掉多个贩毒、涉黑团伙。2001年,她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三年的时间里组织破获刑事案件3420起,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0余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362人。百姓称她为“女神警”、“任青天”。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作为记者笔下的主人公,长霞将永远激励我,一如既往地勤奋和敬业。因为,这是英雄力量的感召。

陈思 王娟

“三鞠躬”动情写劳模朱和平

2006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些!2月3日虽是大年初六,但寒风还是裹住了人们的双腿。那天上午快10点,我还赖在老家辉县的被窝里,慢慢享受春节长假最后一天的美好时光。

突然,手机响了,时任时政部主任的刘春兰没有一点寒暄,便以无可商量的口气令我速回郑州,言之曰:有重要采访任务。说实话,当时实在不想接这个任务,而且,老家距离郑州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我得先坐三轮车到县城,再坐上去新乡的客车,再转乘去郑州的长途客车,再打的到报社,够折腾得了。可春兰主任的一句“看着办”犹如“最后通牒”,让我“忍痛”花了200块钱雇了一辆出租车,踏上了回郑州的路途。

到了报社才知道,当天上午,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代表、管城区垃圾清运公司退休女职工朱和平不幸去世,报社要组织报道组进行系列报道。

这次采访战役可以说是一场“遭遇战”,春节的鞭炮声尚在不时作响,上班的概念还停留在“预热期”,我们就要投入战斗了。4日和5日这短短的48个小时之内,在朱和平家、在殡仪馆,我们对朱和平遗像三鞠躬,而后,按照各自分工,分头采访朱和平的亲属、同事、领导,收集资料,追忆英雄的事迹和人生轨迹,连明彻夜赶稿子。

这次采访战役也是同城媒体的统一“命题作文”,如何做出个性、做出亮点?如何在报道中高出一筹?不亚于一场考试!好在有当时的总编辑王家坤挂帅,春兰主任亲自组织,谋划、策划、推敲,不断地肯定否定再肯定,渐渐地理清了系列报道的思路。于是,在当天下午采访、晚上交稿,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写朱和平去世的消息外,还同时提交了新闻特写《勤劳无私终无悔,我们为你三鞠躬》,文中三个小标题“一鞠躬 惜别一位老朋友”、“再鞠躬 怀念一位清洁工”、“三鞠躬 为一种精神感动”。这篇特写源自于记者在采访现场面对这位可敬的劳模遗像三鞠躬后的真实感受,不是泛泛而写,而是以三鞠躬为“红线”,层层递进,高屋建瓴地写出了朱和平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专家阅评称此稿“明快韵长,动感起伏,情深意浓”。

此后,消息《数千群众挥泪送别朱和平》、特写《和平,让我们再送你一程》、评论《为一种精神感动》、通讯《一个女环卫工人的大写春秋》相继见睹报端,全面报道了朱和平30年来不仅清运了20万吨垃圾,而且“用那颗金子般的心,温暖着大伙儿,感动着身边的世界。

“英雄背后不寂寞”。日前,记者连线朱和平的女儿、现在供职于市爱卫办的张媛。6年过去了,但妈妈依然活在女儿心间:“我这辈子在妈妈那里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她常讲的一个朴素道理——认准的目标就要坚持走下去,越是困难,越不放弃,最终必定会实现既定目标。”

6年过去了,小张媛早已长大,而且更加成熟,走向成功——先后获得郑州市“三八”红旗手、全市爱国卫生先进个人、市爱卫办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尤为可贵的是,张媛已从当时的大专生升华为华东师大的研究生。英雄后来有人,我们深感欣慰并祝福!

党贺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