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刘庭杰 拿出一亿迁建老井村
王百姓 上万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李隆 我采写次数最多的英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刘庭杰 拿出一亿迁建老井村
回访

2012年5月15日,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新型农村社区奠基仪式正式举行。一年以后,这里的村民将过上这样一种美好生活:不用种地,人人有活干、有钱赚,上学、就医不出社区,家家户户住新楼,通自来水、天然气、暖气……

这就是河南锦鹏集团董事长、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为乡亲们规划的新农村社区生活,为了实现这个规划,他从个人资产中拿出了1亿元,为乡亲们建新房子,整体迁建老井村。

从签署捐款承诺书到社区奠基,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此事经《郑州日报》报道后,立即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登封有位好支书”、“村支书掏钱为乡亲们建高楼”、“穷村变镇中心”……诸如此类的报道比比皆是。

《郑州日报》又通过评论员文章指出了刘庭杰此举的社会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和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广集力量。在这方面,刘庭杰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刘庭杰的事迹也再一次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大事,更是大家的事。当前,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关键时期,需要全市人民凝聚共识、广泛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积极贡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老井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之前,刘庭杰一直在默默地改变着老井村的面貌。老井村地处偏远,长年缺水,作为村里的首个“万元户”,刘庭杰毛遂自荐当上村支书,主动挑起了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担子。他筹资30万元,打了一眼253米的深水井,让几辈缺水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筹资数十万元对本村学校的房屋进行改造并建起了新的教学楼;组织村民修筑环村公路3.8公里;建起崭新的村卫生所、村委会办公大院……

刘庭杰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人。作为企业家,他敢拼敢闯,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如今他的产业已涉及煤炭、建材、旅游、文化、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资产达36亿元。作为村支书,他带领昔日破败不堪的老井村实现脱贫致富,从一个没水、没电、没路、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穷山村,一跃成为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的富裕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刘庭杰又想到让村民们过上现代化生活,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设施、便捷服务。所以,当大冶镇提出全面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刘庭杰当即抓住了这个机遇,并且表示,建设新社区所需的1亿元资金,全部由自己负担,不让村民出一分钱。

“新型城镇化像一座桥,贯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刘庭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等村民们迁入新居后,我还将组织村里原来的宅基地复耕,组建专业公司打理,栽种核桃树等经济林木,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为村民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聂春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