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文如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邙山区从激活家庭细胞入手解决农村问题
美文如歌

● 全国晚报要闻大赛一等奖

《接送车大大超载》,孙志刚、张云波

● 全国晚报要闻大赛二等奖《公司自我表扬旗 老汉撞见怒摘之》,陈靖、张云波

● 全国晚报要闻大赛二等奖

《脑瘫患者心血铸佳作》,陈亚洲、李颖

● 河南省报业优秀论文二等奖《试论网络广告与报纸广告的“双赢”》,向莉

● 河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郑州日报2002年6月2日一版,王学宾、赵新蛟

● 河南省省辖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3万“家庭法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力军》,王学宾、汪辉

● 河南省省辖市报新闻奖二等奖《小升初 就近入学遇麻烦》,张倩青、蔡鹏程

● 河南省省辖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鲶鱼”搅乱一池水》,主滨、谭文国、史越三

●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西气”第一家用户是郑州》,孙志刚、魏书杰

● 河南省新闻奖新闻论文二等奖《媒介环境的失衡和平衡》,陈靖 、郭颖

●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北下街20家低保户主动退保》,赵新蛟、魏书杰 、朱文

●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民间资本为郑州注入活力》,张倩青、成燕

●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郑州日报2004年11月23日四版,吴建芳、陈艳

● 河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瓜农卖瓜搭上信息快车》,孙志刚

2002

3万“家庭法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力军

本报讯(记者 汪辉)邙山区在农村积极推进“家庭法人代表制”,3万多“当家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激活了最基层的农村细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极为分散的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微观层次上“棚架”的问题日益凸现,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各类邪教组织乘隙而入,出现了“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村村讲民主、不要乡政府”等错误倾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邙山区打破长期以来沿袭的“父、夫、长兄”为一家之主的常规,不唯辈分、年龄、性别、职业,将那些“能发展经济、有头脑、有思路、有文化、有威信”的家庭成员选为“当家人”,把推行农村家庭法人代表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

据了解,邙山区推进农村“家庭法人代表制”,不是简单的行政干预,而是靠政府积极的引导和宣传,依靠农民自我观念的转变来有效推进。首先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在全区形成支持、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民主推选,组织把关,选好农村“家庭法人代表”;通过政策法纪教育,让农民做“文明人”;通过市场经济知识教育,让农民做“能人”。全区共有3万多“家庭法人代表”参加了培训,参训率高达98%以上。各镇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对干部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增强了团队精神。通过这些细致全面的工作,广大农民从“福利、待遇争着管,政治学习昏昏然”的怪圈中解脱出来,以往“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少了,打牌喝酒的现象不见了,打架斗殴的现象基本绝迹,“思发展、要发展、求发展”渐成主流。

如今,“家庭法人代表”靠“头脑”不仅赢得了家庭的信任和支持,而且通过开展每月集中“家庭法人代表”升一次国旗,组织一次学习,公布一次账目,总结安排一次工作,表扬一次好人好事,解决一起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六个一”活动,农村出现的许多新矛盾得到了及时解决。

偶然中捕捉到新闻线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如何解决农村极为分散的农户抗风险能力差和党的方针政策在微观层次上日益“棚架”的问题,邙山区(惠济区的前身)打破长期以来农村沿袭“父、夫、长兄”为一家之主的常规,不唯辈份、年龄、性别、职业,将那些能发展经济、有头脑、有思路、有文化、有威信的家庭成员选为“当家人”,来解决“三农”问题。

对于邙山区这一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创新和有益探索,在邙山区的一次偶然采访中,记者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新闻线索。在经过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后,记者采写了这篇700多字的通讯,率先对“家庭法人”产生背景、意义以及效果进行了深刻剖析。

文章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记者纷纷前来采访,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党校等有关专家也前来邙山区调研家庭法人代表制的实施情况。他们认为家庭法人代表制的实施,不仅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活力,同时也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目前家庭法人代表制这一农村改革的制度创新仍备受关注,并在一些农村地区得到宣传和推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汪辉

“西气”第一家用户是郑州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西气东输”入郑进入冲刺阶段,10月16日,我市将正式通气点火,届时,郑州市将成为全国“西气东输”供气用户中的第一家用上“西气”的城市。随着计划点火时间临近,目前我市“西气东输”入郑的“两站一线”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

昨日,记者来到“西气东输”入郑第一门站——赵家庄门站施工现场,只见焊光闪耀,号声阵阵,一派热火朝天的奋战场面。郑州燃气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职工正在进行“西气东输”国家管网门站与郑州门站对接前的准备工作,十几名工人师傅用撬杠一点点地把管道送入开挖的沟槽,电焊工穿着防护服一丝不苟地打磨焊口。据介绍,在这里,200多名工人24小时轮岗作业,围绕“西气东输”入郑工程,部署了由赵家庄门站接通市区管网、3个入气口与调压设备对接、郑州调压站管网与国家“西气东输”主管网对接等组成的5个工作层面,争分夺秒作最后冲刺。

据郑州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金会介绍,“西气东输”一期工程的气源来自陕北地区,二期气源来自新疆。10月1日,陕北靖边的天然气开始向主管道送气,到达上海后进行全线调压;10月16日,郑州市将正式通气点火,成为“西气东输”工程的首个受益城市。今冬,我市将有充足的天然气气源保障,市民用气可以无忧。

记者要善于筛选信息

新闻素材如同繁星,闪亮在浩瀚天宇。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面对众多的新闻线索,能克服审美疲劳,捕捉到最亮的那颗星是幸运的。

《“西气”第一家用户是郑州》能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主要是抓住了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篇稿子能在当年众多参评新闻稿件中脱颖而出,关键是为读者率先提供了大家关心、关注的信息,信息成为这则新闻的生命力。

“西气东输”工程耗资巨大、举世瞩目。当时郑州是严重缺气的城市,每到冬天,天然气吃紧,经常停气,群众叫苦不迭。为改善环境,我市大力倡导使用清洁能源,企业生产由电改气、出租车改气、家用地暖也用上燃气,随之用气量增加,“气短”现象凸显,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适逢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这一民心工程无疑将惠及包括郑州在内的沿线城市。对于这一重大事件,读者格外关注,当时记者一直在跟踪报道“西气”到郑前的每一个环节,也为捕捉到《“西气”第一家用户是郑州》这一线索奠定了基础。

当时进行采访报道时,通过现场采访了解信息的核心人物,捕捉到2003年10月16日“西气”将到达郑州,在众多的供气点中郑州将是最早用上“西气”的用户。于是,我围绕这一读者最关心的信息进行深入采访,将比较全面的信息呈现给读者。

这篇稿子能获奖,也正说明了新闻一定要关注民生,信息是新闻的生命。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不仅要善于捕捉对读者有用的信息,更要善于从众多信息中做好筛选工作,让有限的报纸版面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孙志刚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