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文如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山古寺夜挑灯 几番寒暑夙愿偿
美文如歌
他们说:政府能为咱着想,咱日子好过了,也要为政府分忧
感言 冲动的奖赏

●河南省省辖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谁不给河南方便面“面子”》,孟斌

●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读者来信引出感人故事 低保户无私奉献报党恩》,张云波、陈靖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2005年10月13日一版,魏书杰、赵新蛟、马艺波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2006年10月17日一版,赵新蛟、朱文、毛洁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为“郑州创造”而骄傲》,王文霞、陈锋、赵新蛟、朱文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见证冲超》,杨光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慈云寺住持北大读硕》,李鲁愿、谢庆

●河南省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

《纸媒困局与应对策略》,袁勇

●河南省省辖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村级民主打开和谐发展之门》,刘春兰、王思俊、王家坤

●河南省时事新闻奖一等奖2006年7月2日时事新闻版面,谭文国、高宏宇、尚颖华、毛洁

●河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巩义上市群体持续放大资本效应》,袁勇、张利民

●河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惊天动地”的发展》,王伟、魏书杰、陈锋、杨玉玺、朱文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第一要义是发展》,王家坤、陶玉亮、杨玉玺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炸药原料随意卖 化学商店藏隐患》,袁勇

●河南省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

《数字时代的报业创新之道》,袁勇

●河南省省辖市报好标题

《雕古雕今 嵩山木雕技纳南北 刻精刻细 传世工艺今有传承》,李晓光、赵娅君

2004

北下街20家低保户主动退保

本报讯(记者 赵新蛟)管城区北下街办事处20户居民近期先后来到社区,主动要求退出了低保。57岁的李金录老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心里话:政府能为咱着想,咱日子好过了,也要为政府分忧。

住在管城街社区的李金录原在郑州丝钉厂工作,1997年病退。老伴户口在农村,儿子、儿媳相继下岗,一家4口全靠他500元的退休金生活。2002年,在社区的帮助下,老李家申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去年年底,办事处多方联系让他的儿子李斌到一家市场当了保安,不久,老李就到社区退出了低保。

45岁的帖玉秀和丈夫从集体企业下岗时,身边还有一双正在上学的儿女,最困难时一个月家里只有23元的生活费,但帖玉秀生性要强,从不愿麻烦别人,社区的同志知道后,“批评”她有事不该一个人扛着,并很快为她办理了低保手续。当社区派专人把低保金送到她家时,正值农历马年春节前夕,帖玉秀说这一刻她流泪了,这一刻也让她终生难忘。帖玉秀说,自此逢年过节,办事处、社区的领导都带着礼物到家里看望,这让她心里很不安。去年下半年帖玉秀承包了某宾馆的小卖部,她就退出了低保。“我又不老,咱不能老想着吃国家。”帖玉秀还告诉记者,她准备与人联合承包一家饭店,到时也多招用下岗工。

北下街办事处副主任巴淑芳介绍,这20户中有一些是在退保时,办事处才知道他们有了新的收入来源。而这些家庭也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心存感念,对公益事业特别热心。就拿李金录来说,他做防非典、防禽流感的义务宣传员,做社区的义务治安员,还是大家敬佩的编外楼长。

一句话的感动

《北下街20家低保户主动退保》是2004年写的一则消息,很短,不足600字。

当时的采访很有些偶然因素。年初,记者刚到区街新闻部工作。一天上午10时许,出了办公室,恰碰上两个记者要去北下街办事处,“一块去吧?”想想没啥急事也就从了。

去了就免不了寒暄,谈到“要多支持”,问“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时任办事处副主任的巴淑芳就提到了陆续有低保户退保的事,记者不禁心里一动。

“应保尽保”是当时的工作目标之一,主动退保当是新闻。随即安排采访。几个采访对象中,45岁的帖玉秀风风火火,谈到退保的初衷,她说:“我又不老,咱不能老想着吃国家。”这平平常常的一句话触动了记者——

它见性格,直爽、利索,人物的音容笑貌活灵活现。

它见境界,这是老百姓真实的是非观和家国意识。

它更见品质,这种不加粉饰的高尚情操令人尊重。

记者把这句话原汁原味地搬到了新闻作品中,编辑部还配发短评《可贵的品质》,推荐给读者分享其中的感动。

我相信,是这句话帮这则消息获得了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时至今日,世事纷繁,我们曾经柔软的心渐渐变得坚硬。每每想起,它依然能够拨动心弦,让人在感慨的同时,执着对生活的坚守。

赵新蛟

2005

大胆创新编排理念

该版的最大亮点在于对党报传统编排理念的大胆创新。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庆,世界瞩目。《郑州日报》推出“神六”特刊,一版以3/4版面配以大幅图片,对特刊内容“点睛”导读。

在图片选取方面,与很多报纸突出飞船照片不同,本报把焦点转向“人”,一版大幅刊登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神六”舱内照片——费俊龙做好串舱试验的各项准备,自信地竖起大拇指。图片与标题《神舟六号昨日上午九时成功发射——太空再次飞来中国人》相得益彰。整个报道铺以红色底纹,与竖起的大拇指、“飞来中国人”共同传达出国人的喜庆、自豪。

对四个特刊内容,分别以《追看神六之全程记录》、《台前幕后之航天解读》、《追寻英雄之动人故事》、《天上人间之同喜共庆》为题进行导读,便于读者阅读,也充实、丰富了一版内容。

当日的另一重要事件——第十届全运会开幕,这是我国体育界的盛事,一版也做了相应报道。

整个版面,两项内容,却体现了明确的编辑思路和处理方式上的变化,显得大气、清晰。

赵新蛟

2006

慈云寺住持北大读硕

本报讯(记者 李鲁愿 谢庆)昨日,深藏巩义市群山之中,一向寂静的慈云寺突然热闹起来,一张北京大学寄给住持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让寺中多名僧侣欣喜不已。

当日下午,记者从一名刚刚到过慈云寺的香客处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往采访。“住持正在准备学习用品呢,10月8日就开学了!”一名小沙弥见到记者进入寺院,高兴地带路去见住持。

不大的书房中,今年36岁的住持释延超正伏案抄录一些东西,见到记者,他显得很兴奋,忙起身招呼,并说寺中的柿子红了一树,要亲自上树摘几个让记者尝尝。说着便起身向院中走去,一言一行,透着孩子般的天真。

“连着考了四年,今年总算实现了愿望。”说这话时,释延超仰天长出一口气。他说,几年来为复习功课经常挑灯夜战,凌晨1点多睡下,5点就又起来。“上完学后,我打算继续回到慈云寺,弘扬佛学文化。”

据了解,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最早创建的禅寺之一。据碑文记载,建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自古就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说。唐代时,玄奘大师曾“奉敕重修”该寺,并在此宣讲佛法,鼎盛时寺中有僧侣500余人。从小就痴迷于佛学文化的释延超曾毕业于苏州灵野山佛学院,2001年来到慈云寺当住持后,就在诵经之余暗下工夫考研,结果屡战屡败。今年,当他再次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时,以优异的成绩和一篇5000字的《论持戒与行善》论文引起教授们注意,被顺利录取。

有时候冲动并不一定是魔鬼,也不会得到惩罚,相反可能得到奖赏。作为一名记者,随时保持采访与创作的冲动是可贵的。遇到好的选题,那种急于采访的冲动你是挡也挡不住的。

2006年的慈云寺当时还少为人知,是典型的“深山古寺”,山高路险,游人罕至。当我获知寺里一名年轻僧人,耗费几个春秋,挑灯苦读,考上北大研究生时,一种强烈的采访冲动油然生起。认为这个选题可读性一定很强,读者渴望了解这些长年隐居深山、“不食人间烟火”苦行僧的另一面生活状态。

于是,在单位采访车车况不好、司机担心路上出事未能出车的情况下,我和同事谢庆自己驾车翻山越岭冒险前往采访,并摸黑出山赶回写稿。去过慈云寺的人,会想象到当时的情景。

扎实采访加之精心编辑,《慈云寺住持北大读硕》获得了当年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这难道不是冲动的奖赏吗?

李鲁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