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定格的记忆
坚强 活着
倾听心灵的声音
我在一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定格的记忆
前言

汶川地震,震惊世界。我们不能选择灾难的降临,但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方式。

作为曾经参与了抗震救灾采访报道的摄影记者,每当回望那段滚滚尘埃中战场般的日日夜夜,总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感动涌上心头。汶川地震的采访让我见证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也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勇敢无畏和高尚的职业责任。

2008年5月19日上午,报社派我和张丽霞跟随抢险队从郑州出发赶往四川绵竹灾区。高速路上专门设立抗震抢险绿色通道,服务区内有爱心企业给抗震救灾人员免费提供水和食物,一路上救援和救灾物资车辆川流不息。1300余公里的行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们同舟共济、共抗灾难的互助精神。这种彼此帮助与守候的大爱,凝聚起了战胜灾难的力量。在赶往抗灾一线前,我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一个问题:面对这由数十万人参与救援的十万多平方公里的灾区,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应该去拍摄些什么,记录些什么呢?

绵竹市人民医院的李先月每天要负责40个病人,为了高效准确地为病人输液打针换药,把工作要点写在了纸上,粘在了左手背上;100多名遇难孩子的家长手捧遗像令人心酸的眼神;志愿者的忘我工作状态;我市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救灾帐篷里的亲情,等等,都被定格在相机里。

从汶川地震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来看,那些由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凸现人性的细节画面更能唤起人们心底的情怀,从而引起广泛反响。而我觉得,那一张张让人过目难忘和充满人性细节的发现,则都是摄影记者在心灵接近的前提下才按动快门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