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迎战高考 信心细心最重要
市互联网协会成立
法制宣传基本实现
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我市首批建成4座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
郑州黄河护理
职业学院揭牌
秸秆禁烧奖罚分明
工作不力追责处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考前复习】
迎战高考 信心细心最重要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重温试卷消灭错题选做真题模拟备战
相互交流,消灭错题。
指点备考,细心聆听。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 丁友明 图

高考冲刺

周末聚焦·

“看书没状态,做题找不到感觉,不知道该复习啥。” 距离高考还有10天,一些高三学生却感觉自己“不会”复习了。

高考在即,如何高效备考、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省会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届考生及心理专家共同向考生支招:高考,不仅是比拼知识的考场,更是比拼心态的“战场”。迎接高考,信心和细心尤为重要。

做好计划

有条不紊

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做好计划,最怕打乱仗。

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卫红说,复习冲刺阶段,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制定一份具体的复习计划,每天完成什么任务、几点到几点复习哪一科、复习什么资料等都要明确。一方面,可以保证复习效率;另一方面,复习起来不会丢三落四。

高效备考,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郑州一中教师赵明杨建议,梳理教材知识时,要按照模块复习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易错知识等。将薄弱知识点写到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遍。

重温试卷消灭错题

重温以前做过的试卷,把最易失分的题目集中回顾一下。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总结,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出现。

选做真题模拟备战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吴新亚建议,最后阶段,考生要定时定量以高考的心态做题,模拟高考实战状态,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考前时间表】

学习安排

老师支招

根据多年送考经验,老师们列出了考前复习时间表,考生不妨对着时间表计划一下自己的学习。

5月30日~31日:针对前一阶段做考卷时暴露的问题,复习相关知识点,理清解题思路。做一些基础性习题,保持迎考状态。

6月1日~2日:按照高考时间安排,做一次模拟自测,并对照答案,自己评卷。调整生物钟,尽量保证学习时间跟高考时间同步,中午稍微休息一下,但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6月3日~4日:再做一次模拟测试和自我评卷。

6月5日:根据模拟自测情况,查找缺漏知识点,模拟估分。整理考试必备物品,如果有缺漏及时补上。

6月6日:考前最后一天,调整好心态,好好休息,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

【考生经验谈】

高分考生

分享心得

代表人物:去年高考河南理科第一名 谢远航

高考成绩:720分(含加分)

就读院校:清华大学

备考经验:最后一周,我根据考试先后顺序复习,最先复习最后考的科目,这样考试前一天刚好复习第二天要考的内容。这段时间我不再做新题,主要看课本和笔记。进入考场先闭目养神30秒,什么都不要想,集中精神进入考试状态。做题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告诉自己做完一题就拿到一分,让自己不断有信心,这样才会越做越兴奋,同时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细心。

代表人物:去年高考河南省文科第一名 王盼

高考成绩:680分(含加分)

就读院校:清华大学

备考经验:文科必须注重基础,抓住课本。在高考中,虽然很难找到照搬课本能得满分的,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好,照样可以得高分。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复习计划。进行考前训练时应注意:平衡各科时间,尽量不留弱项,强势科目仍应每天练习,兼顾全体;保持充分练习量但不陷入题海式训练。

【心态调整】

信心细心尤为重要

老师们建议,考前冲刺,复习重点不要再放在难题攻关和突破上。因为考卷的易难程度一般是遵循7∶2∶1的比例,也就是70%的基础题、20%的提高题和10%的难题。考生要努力争取70%易题的准确率,这是达到本科线的基本保证,也能增强考生应考的自信心。

考前最后阶段,浮躁、焦虑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部分考生认为,“高考在即,已经学不进什么了,干脆来个彻底放松”;还有一些考生唯恐错失“最后的机会”,挑灯夜战连轴转。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不必过于忙碌或特意地悠闲,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一种放松。比如:散步、听听舒缓的音乐等。调节好学习状态,不要使自己筋疲力尽。高考冲刺,信心、细心,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成功前提。

【助考贴士】

出现“万一”如何应对

高考在即,本报记者总结考生应注意的问题、可能遇到的种种“万一”及对策,以备考生需要。

手表涂改液不能带进考场

开考前25分钟,第一科考试开考前35分钟,预备铃响后开始入场,10分钟内入场完毕。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能再进场。外语考试开考前30分钟入场,考前15分钟禁止入场。

入场时,监考老师会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每个考场配备有挂钟。考生不能将涂改液、修正带、手表或其他计时工具带入考场。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答题。当科考试结束前,不能出场。

忘带证件可先考试后补证

考试期间,考生身份证丢失或者忘带的,经带队老师或监考核对,主考批准,进行登记后,方可进场参加考试。考生家长或学校带队老师需尽快取回考生身份证或补办带有照片的临时身份证明,交考点主考、监考。来不及补办的,在全部考试结束后3天内,考生补办第二代临时身份证,并交县(市)区招办进行审核验证。

考生准考证丢失或忘带的,经带队老师或监考核对,主考批准,方可进场参加考试。考生家长或学校带队教师应尽快取回考生准考证或补办。普招生和对口生准考证遗失,可到报名所在地招办申请补办,专升本考生的准考证由市招办补办。

走错考场已开考就地考试

考生走错考场,如果考试尚未开始,监考老师会要求考生回到自己的考场考试。如果考试已开始,考生已接触试卷,会允许考生考完这一科,但试卷需转到原考场整理装袋。

考试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考生上厕所,但如因拉肚子等特殊原因,在主考批准后,将有两名主考指派的两名场外工作人员陪同考生一同上厕所。

【提 醒】

家长更要有颗平常心

考前冲刺阶段,家长同样要减压。团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袁林方建议,最后几天,父母重点是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和身体适应,家长更需要有一颗平常心看待高考。

言辞适度冷淡 后勤尽心保障

考前家长应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避免过分照顾孩子,言辞上应适度地“冷淡”。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说“不要紧张,考不好也没有关系”、“再坚持一下,好好考完,你和爸妈都解放了”等话,因为这些话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妈妈的一个拥抱、爸爸拍拍肩膀等肢体语言就足够表达对孩子的爱了。从后勤保障上再帮孩子检查一下,必备物品绝不能遗漏。

考前不定分数 考中不谈成绩

每年高考题目难易程度不同,不要给孩子定各门功课考分目标,不要求孩子非要考上哪一级学校。考试期间,不要考完一门就急着跟孩子谈结果。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结果如何,不要想那么多。

家长不必送考 莫给孩子加压

考试时不送孩子去考场,即使征得孩子的同意也要在送达考场后尽快离开,最好不要在考场外陪考,一是可防止交通堵塞,二是不给考场内的孩子增加压力。

饮食不要特殊 注意预防疾病

复习最后阶段,不要特殊安排饮食品种,按照平时饮食习惯,多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考前饮食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考生应注意预防感冒、中暑、腹泻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