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部浪漫爱情剧
同日上映
百场动漫人偶剧
走进学校和社区
寓居草堂 乐享田园生活
带孩子们
感受艺术之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寓居草堂 乐享田园生活
诗圣寻踪 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

本报记者 简薇薇 安群英 文 唐强 图

翠竹苍郁、绿水环抱、花径清幽,位于风景秀美的成都市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美得让人心醉。

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尽杜甫身居茅屋、忧国忧民之心,杜甫草堂也由此闻名遐迩,传世千年。

暮春5月,正是花红柳绿时节,在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杜甫研究所副所长孙宪周的陪同下,记者一行来到了这个著名的草堂,感受一生颠沛流离、苦难重重的诗圣在此度过的难得的闲适时光。

颠沛流离思安居 浣花溪畔搭茅屋

公元759年的冬天,为避安史之乱,杜甫一家由陇右入蜀,抵达成都,暂住在浣花溪附近的一座古寺里。

当时的成都经济比较富庶,杜甫在《成都府》一诗里描述了他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诗人萌生了定居安身的愿望,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成都尹裴冕为杜甫在浣花溪上游选择了一处环境清幽、风光秀美的地方,在亲友的资助下,草堂第二年春天初步完工。

经孙宪周介绍,记者结识了成都《杜甫研究学刊》的编辑刘晓凤,在她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这座名播四方的草堂。草堂建筑以竹为墙,茅草为盖,内分为客厅、卧室、儿女房间、厨房。两侧临溪水,水中有观赏鱼自由游动,置身其间,颇有世外桃源之感。院内植有松树、桃树、修竹等,另有一处凉亭,屋前有石质棋盘,当年杜甫在凉亭与朋友吟诗、屋前与妻儿下棋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

据刘晓凤介绍,杜甫草堂原貌已踪迹难寻。杜甫在成都生活了三年零九个月,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唐末诗人韦庄寻得“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文化圣地。

杜甫喜爱他的草堂,用诗歌记录建设草堂的喜乐心情。写下了《卜居》《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仿兼遗营草堂赀》《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诣徐卿觅果栽)《堂成》等诗篇。从诗名即可看出,当年的杜甫建堂前先卜居,正愁资金时表弟送来资助款,到朋友家借桃树苗借瓷碗等,可谓是化缘百家物,方得一草堂。

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的困苦生活,到浣花溪畔搭建茅屋草堂,与清风修竹相伴的闲适,杜甫的生活在这里转了一道弯。一座草堂,给诗圣带来了身心的慰藉、诗情的绽放。

劳作唱和行且吟 田园诗歌扑面来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这首《酬高使君相赠》,即杜甫为酬答高适所作。杜甫当时刚到成都,暂时借住在离浣花溪不远的一座古寺里,昔日旧友、正在彭州任刺史的高适即作诗《赠杜二拾遗》相赠。

他乡遇故知,身居草堂的杜甫呼吸着来自朋友间的温暖空气。刘晓凤介绍说,在成都草堂,杜甫除了栽植果树、种植药材谋生外,其余花费多靠朋友资助,期间写下了如《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等众多唱酬诗。

成都市至今保留着的“人日”民俗,也是由杜甫与高适的唱酬故事演绎而来。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时因想念杜甫,曾作《人日寄杜二拾遗》寄赠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杜甫当时未及酬答,离开成都时整理文稿,发现此诗,此时高适已故,杜甫见物思人,悲情满怀,挥毫写下《追酬故人高蜀州人日见寄》:“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为了纪念两人的友谊,后人便选择在“人日”游草堂,延续至今。每年正月初七,成都市民都要在这里举办歌咏会、游园活动。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写的这副对联记录了“人日”习俗和这段佳话。

寓居草堂的日子是快乐的,令诗人“眼边无俗物,多病身也轻”,这个时期,杜甫创造了大量的田园诗歌,田园、农舍、邻里、妻儿的生活趣事尽入笔端。其《为农》《江村》《有客》《狂夫》《田舍》《野老》《南邻》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自然。“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后人评杜诗“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这种轻松的诗歌是杜诗中很少见到的。

为人性僻耽佳句 篇篇名作出草堂

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了三年零九个月,作诗240多首,大量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出自草堂。

成都气候温润,经常夜间下雨,滴滴雨声敲打着诗人的心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著名的《春夜喜雨》应运而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在草堂作的绝句四首、《江南独步寻花七绝句》等诗歌描绘了草堂一带多姿多彩、清新自然的景观。草堂生活让杜甫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诗人形象也因此而更加丰满。

身居草堂的杜甫对政治依然没有忘怀,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传世名篇。

闲适的草堂生活让杜甫有时间对诗歌创作进行更多的思考。刘晓凤介绍说,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评论第一人,其以诗论诗的《戏为六绝句》对诗歌创作进行了理论研讨和文学批判,在中国文学批判史上有深远影响。

元稹评价他的诗歌“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尽得古今之体势”。中唐以后的历代诗人,没有不受到杜甫“沾丐”的。

“信有文章惊海内,犹劳车马驻江干”。这副悬挂在成都草堂的对联是从杜甫的《过客》诗拓展而来。成都草堂,也从初建时的“竹茅初一亩”,扩展到现今占地300亩、历代文人墨客竞相拜谒的文化圣地。千古诗圣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慨,再为我们写下什么样的传世名篇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