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记者的第一次煤矿井下之旅
慈善荥阳去年募集资金899万
90多家企业认购
200万元爱心包裹
东中西合作示范区
联动宣传推介到郑
龙湖区域
首条穿湖隧道一期封顶
新郑782户农民陆续入住新社区
全省“三讲三提升”业务
知识电视竞赛在郑举行
郑州市少儿文化
艺术节缤纷启幕
我市专题培训
300余名党代表
登封工业力争实现
三年倍增五年超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的第一次煤矿井下之旅

本报记者 杨玉玺 黄永东

5月25日,记者在巩义市大峪沟华泰煤矿,第一次体验下矿井的滋味。

下午5时许,在矿井入口处,我们被要求换上厚厚的工作服,并在里面穿上了一套秋衣。原来井下温度长年保持在十几摄氏度,比地面要冷很多。

工作服是蓝色的耐磨布料制成,统一配有一条红色腰带。每个人还配备了一盏矿灯、一个简易氧气呼吸罩、一个定位仪。矿灯是为了照明,呼吸器是为了出现瓦斯毒气时防护,定位仪则可以准确定位每个下井人员的活动位置。红色腰带有什么用处呢?询问后得知,这是当地的一种风俗,目的是保佑下井人员平安归来。

矿井位于450米深的地下,属于高瓦斯采区。在进入一个黑黝黝的下井罐笼前,煤矿工作人员对每个人都作了检查,这是为了防止矿工误带入易燃物品。由于瓦斯在浓度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发生猛烈爆炸,所以煤矿配备了大功率的通风机,以稀释矿井内的瓦斯浓度。

下井罐笼像一个大电梯,只不过不是密封的,内壁两侧敞口,由栅栏护着。随着下降深度越来越大,记者感觉耳膜有一种压迫感,听人说话有一种瓮声瓮气的感觉。到最后十几米时,下井罐笼速度慢了下来进行缓冲,乘坐的人略感头晕。

出了罐笼,眼前是一条隧道,拱顶立墙,只不过脚下地面铺有铁轨,那是为了运煤车来往方便。大家又坐上一辆轨道车,轰隆隆向前开去。

下车后,在湿滑的路面上又走了一段,我们来到避难硐室。这是一个长约30米的圆拱形钢筋结构建筑,可容纳100人,入口处有两扇厚厚的大铁门。这是国家要求全面推行的煤矿井下安全“六大系统”之一的紧急避险系统,为的是当矿井发生突发事故,逃生的人可以暂时躲在这里。硐室内配备有8台特制液态二氧化碳空调机,在紧急状态下,可以降低硐室内温度,同时吸附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还配备有氧气瓶、压缩饼干和矿泉水,这些物品能使100人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生存96小时以上。

由于煤矿处于停工停产阶段,我们只见到几个负责井下巡查的工人,他们脸上都黑糊糊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井下空气中含有大量煤灰,在其中待久了,再白的脸也会变黑。

6时许,我们顺原路返回。等黑糊糊的罐笼车跃出井口那一瞬间,感觉像是从另一个时空穿越了回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