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5300年城市历史的发展与嬗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5300年城市历史的发展与嬗变
——郑州的“前世”与 “今生”
西山古城
西山古城址
亳都城墙
南顺城街窖藏坑出土青铜器
向阳食品厂窖藏坑
原始瓷尊
商城遗址宫殿区输水管道
车马坑
莲鹤方壶
郑韩故城
古城寨房屋基址
古城寨城址
冶铁遗址积铁
荥阳故城城墙
发掘现场
祭祀坑
王城岗全景
本版图片由郑州市文物局提供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城市是文明起源的要素和标志。郑州早在距今5300年就已出现城池——西山古城,可谓中国城市文明的源起,从那时起到秦汉时代,郑州先后出现30余座古城,4300年前的古城寨古城、4100年前的王城岗古城、3600年前的郑州商代都城、2700年前的郑韩故城、2000年前的荥阳故城……开创了中国城市建设及规划布局的先河。特别是商王朝在今日郑州城区建立都城之后,城市发展绵延至今,3600年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历史的孤例,堪称中国城市文明的滥觞。

创建于距今5300年前左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区西北,城址略呈圆形,现存面积170000平方米,城外环绕壕沟,城内有道路、房基、窖穴、墓葬等遗迹。城垣筑造采取方块版筑法,为后世城垣、高台建筑等土木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西山古城是长江以北目前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城址,是中国城市文明的重要源头。

创建于距今约3600年前的中国商代亳都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管城区、金水区、二七区辖区内。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城内分布有宫殿区、墓葬区、手工作坊区、窖藏坑等,是中国迄今为止文明早期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古城遗址之一,也是类型最为完整的古文化遗址之一。郑州商城傍水而建的生态理念、合理规范的城区布局、坚固严密的城防体系、方便完善的生活设施、雄伟庄严的宫殿建筑,开辟了王都营建模式的先河,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成为世界早期文明阶段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前230年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的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新郑市,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特别是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土348件青铜礼乐器和45座殉马坑,震惊世人。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是目前国内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其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

创建于距今约4500年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区西南五十公里新密大樊庄。城址规模宏大,面积17.6万平方米,三面有护城河。在城址的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龙山时代夯筑建筑群,其中1号房基为南北长方形,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宫殿式建筑。古城寨古城是中国目前仍屹立在地面之上、保存最为完好的4000年以前的古城。该城址为探索夏文化、研究我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

秦汉城市遗址,中原地区军事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区西北。城垣呈不规则长方形,西北角城墙三折,东北角为曲尺形。城墙系版筑而成。荥阳故城因其险要的地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历代均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项羽争天下之战事多发生于此。现存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冶铁遗址。

创建于距今约4100年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登封市,城池面积36万平方米以上。出土有青铜器残片、玉礼器和人祭奠基坑等重要遗迹、遗物。据《水经注》记载,当为“禹都阳城”之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第一个国都。

古都郑州,不仅开创了中国城市发展史,它还是当今世界城市群中年龄最长的城市,自3600年前在现址筑城时起,城区就再未迁移它处,传承沿袭从未间断,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00多万人口的区域性大都市。其交通运输 、物流商贸、工业制造、文化旅游等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郑州,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这颗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明珠,以伟岸的雄姿和靓丽的风景屹立在黄河之滨,正以饱满的激情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在建设郑州都市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