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遗产日 上一版3
相约天地之中 传承华夏文明
市民乐享“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
文保事业作用日益突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相约天地之中 传承华夏文明
文化遗产价值城市文明的滥觞
塔沟武校武术表演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 焱 图

郑州之“重”知几何

专家呼吁需重读

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郑州,中国最古老的城池在郑州,中国最古老的王都在郑州,中国最引人骄傲的文明标志丝绸、瓷器的最早遗存还是在郑州……说到郑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很多“老郑州”也不十分清楚——一方厚重而现代人却又十分陌生的文明沃土。“郑州绝不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无足轻重的小州小县,她的地下埋藏着中华民族的最早文明。”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再次发出呼声:“郑州需要发现、郑州需要‘重读’!”

全国前三名

“目前,郑州已发现各类文物古迹达100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阎铁成告诉记者,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郑州都位于全国地级市的前三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实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在国家文物局制定的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郑州与西安、洛阳、荆州、成都、曲阜一起被确立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6个大遗址片区。

文化遗产价值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晓远古郑州的一、二、三,以至于郑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一些人不以为然,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圈入中国八大古都时,一些人竟然发出嘘声。”阎铁成表示,这都是因为不了解郑州辉煌而灿烂的过去:在全市七千平方公里范围内,先民生活遗迹达数千处之多,这些遗址自十万年前到公元前二十世纪,形成了没有缺环的完整发展链条,这在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历程中屈指可数。特别重要的是,近年来史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确认,被整个华夏民族公认为祖先的轩辕黄帝及其部落就生活和立都在这里,“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根就在郑州,郑州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主源。”

“郑州文化遗产的价值还表现在,在中华文化体系中,郑州既是主要发祥地,又是重要支撑者。”市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处胡继忠告诉记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郑州地区逐渐积淀和形成了嵩山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诗词文化等丰富多彩、厚重瑰丽的文化,造就了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宋陵、巩义窑址、杜甫故里、少林寺等一系列人文景观,诞生了管子、列子、韩非子、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一大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

“郑州的古代遗存星罗棋布,五千年未倒的墙体,四千年屹立的古城,汉代石阙,北魏砖塔,唐朝窑洞,宋金殿堂,元代观星台,明清庙宇,形成了全国仅见的时间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丰富的古代建筑博览长廊。”郑州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这些建筑代表着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各种建筑类型的最高水平,综合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突出成就,“可以说,郑州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殿堂。”

城市文明的滥觞

在中国城市文明发展方面,郑州堪称城市文明发展的滥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古城是我国最早的版筑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顾万发介绍,新密古城寨、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郑州商城和郑韩故城,构成了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演进的完整链条,奠定了中国数千年城市营造技术传统和营造制度。此外,郑州商城遗址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王朝都城遗址,而且从商至今历经3600年,城市基址从未迁移,城市文明从未中断,是研究城市发展史的活化石。

本期策划:文娱副刊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