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检察:用忠诚铸就公平正义
全省启动四类
食品放心工程
医疗专家
“亚克西”
安全生产月推10项活动
从百姓亲历看科学发展
荥阳新建39条路编织城乡畅通网
郑州家居产业
集聚区定选址
公交 “12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检察:用忠诚铸就公平正义
强化法律监督 用忠诚护正义延伸检察职能 用真心解民忧服务基层群众 用真情促和谐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王红霞 周庆华 高芳芳

编者按

2009年以来,郑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大局,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充分展示郑州市检察机关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郑州都市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服务大局 执法为民 ——郑州检察工作巡礼》系列报道。

近年来,郑州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服务,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百姓,全力打造“亲民检察、民生检察、和谐检察”,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发挥了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转变工作思路 用创新谋发展

思路清,事业兴。郑州市检察院确定了“服务大局,突出办案和监督,建设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检察机关”的总体工作思路。对内加强以绩效考评为抓手的长效机制建设,对外及时推出《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郑州都市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立足检察职能,转变工作方式,用创新谋发展。

为使“服务”更具体,郑州市检察机关每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十件实事。大力贯彻落实郑州市人大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在全国首家推行重特大案件犯罪嫌疑人首次讯问全程录音录像、检察机关对本地司法执法情况进行评价等多项措施,获得省市人大及高检院、省检察院的高度认可。

连续推出案件质量年、创新发展年,基层基础建设年和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向郑州新区、航空港区派驻检察处,向郑州轨道公司派驻检察员,把预防工作延伸到经济建设最前沿,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强化法律监督 用忠诚护正义

集中开展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国土、涉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领域的查案和预防专项治理行动,为民生工程系上安全带。近年来,郑州市检察机关忠实履行各项检察职能,狠抓办案质量,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刑事诉讼活动、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和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落实宽严相济司法政策。增进监督效果,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各类案件办案质量名列前茅,在省委政法委组织的执法办案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荣获第一。

针对重大工程建设,郑州市检察机关开展个案预防、专项预防、系统预防,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廉洁准入”制度,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积极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保障31亿元涉农资金安全。

延伸检察职能 用真心解民忧

实行非羁押诉讼,是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措施。高三学生刘某今年初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拘留。办案检察官考虑其犯罪情节轻微,被害人又给予谅解,对其实行非羁押诉讼,使其顺利参加了高考。

近年来,郑州市检察院共适用“非羁押诉讼”13379件20845人,有2317件轻微刑事案件达成刑事和解,有322名在校学生因未被逮捕而保留了学业,案件实现无上访、无脱逃、无重新犯罪,经验在全省推广。

郑州市检察机关还积极探索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工作机制。其中,新郑市检察院相关做法受到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

服务基层群众 用真情促和谐

连续两年,郑州检察机关近2000名检察干警进行了四次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课堂为内容的“五进千家行”大走访活动,共走访企业458家、群众2300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54件,调处矛盾纠纷285件。发放调查问卷13000多份,开展法律咨询2923次。

活动中,郑州市检察机关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持和完善“检察长接待日”、“点名接访”等制度;建立案件查询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开设检察微博,检察微空间,推行阳光检务、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郑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杨祖伟说:“全市检察机关要以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更加重视拓展服务大局的领域和途径,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