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业是寻找幸福的过程
其实成功并不遥远
新密两千余亩大杏成熟
24所基层党校获省先进
医疗专家“亚克西”
从百姓亲历
看科学发展
清华在河南连续八年扩招
北大在豫招生创新高
wx2613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刘群立:
创业是寻找幸福的过程

在政七街与农业路交叉口的福晶园面包房,面包香扑鼻而来,三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招呼客人。

从2000年,第一家福晶园面包房开业,到如今发展为郑州市区16家连锁店,年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刘群立用了近12年的时间。

提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刘群立感慨颇多。16岁初中刚毕业,由于家境贫寒,刘群立干起了面包房学徒工。“当时当学徒工,很累很辛苦,并没有考虑过工资、待遇什么的,只是喜欢这个行业,想学好。”刘群立说,就是因为喜欢,自己学得很认真。后来,随着自己手艺逐渐成熟,刘群立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2000年,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挨着借钱后,刘群立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面包房,取名“福晶园”。但开店,除了开心,也意味着劳累和操心的开始。“刚开业,生意并不好,每天最多只能卖二三百块钱,成本都顾不住。”刘群立说,这让他意识到不是自己面包做得好,就能卖得好,还需要经营和管理。

随后,刘群立每天不仅要做面包、卖面包、招呼店里的各种杂事,还利用业余时间去其他面包店里考察,自己买书琢磨、研究,不断学习经营和管理的技巧,直到2005年,刘群立的公司才慢慢稳定和壮大起来。

回首过去,刘群立说:“一步步将福晶园发展到现在,苦过、累过、也难过,不过看着它慢慢长大,会觉得很幸福,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本报记者 王 红

实习生 张利华 文 丁友明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