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麦 客”
郑州市长效机制
调研组到新郑调研
夏日新郑水韵入画来
深入开展廉政
风险防控工作
生产和网格化管理工作
强化项目支撑 增添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活力
要闻简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麦 客”
走基层 在现场

本报记者 陈 扬

麦收时节,空气中弥漫着麦香的味道。6月12日,记者来到新郑市梨河镇的夏收现场,只见无垠的麦田里,到处是“抢收抢种”的忙碌身影,这其中也包括“坐”在大型收割机上来回穿梭的“麦客”。

割完了最后两陇麦子,仓满的提示音也刚好响起,收割机上的李师傅按了按喇叭,地头等着的人已经铺好了塑料布,趁着倒麦子的空,另外一个师傅跳上收割机,替下了李师傅的班,轮流休息一会儿。

清理着防护面罩的滤嘴,新乡市原阳县的李师傅和记者唠了起来。

“在麦子成长的过程中,麦穗上边会聚留很多空气中的灰尘,机器收割时会扬起大量的麦灰,但有了农机合作社给俺配备的防护面罩,就好多了。”

说起“麦客”这个词,李师傅笑着说,以前管替人家收麦的人叫“麦客”,类似于打短工,现在自己这群人,叫“铁麦客”,这是他老伴和上大学的儿子网上聊天时知道的。

作为“麦客”,是很辛苦的。高强度的作业至少需要2个人轮流着上机,如果是更专业的从南到北割遍半个中国的“麦客”,一台机器需要的人更多。“三夏”都是“抢收抢种”,往往一个村,3天就“麦罢”了——麦粒归仓。“每天一坐上机器,就不会停了,我们这台机器一天一夜能割个八九十亩,这速度不算快,主要是地里麦子穗大籽饱,机器不能走太快。”

“现在麦收就是省心。”李师傅感慨道,“以前是拉着架子车带着白开水去割麦,现在是开着拖拉机带着冰镇饮料去收麦。还有些人,直接在地头就把麦子卖给收麦的商贩了,‘从地头到手头’,人往地里走一遭,麦子变成钱进口袋了。”

唠嗑时李师傅一直叼根麦秆“咂摸”着,原来作为“老烟枪”的他,在麦地只能叼根麦秆解解瘾了。因为在麦地,是不能携带任何火种的,这也是“麦客”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说话间收割机又满仓了,欢快的喇叭声中,大家都实现了各自的致富之梦!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