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孙国强)“您看俺种的小麦穗多粒饱,一亩地肯定不少于1000斤。”6月12日,在荥阳市高村乡肖砦村的一块麦田旁,村民肖书旺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我们荥阳,像肖书旺这样每亩地小麦产量超过1000斤的农户多的是。”陪同记者采访的荥阳市农委负责人王长青说。据他介绍,今年小麦之所以有这么好的长势,其中除了气候条件适宜、管理到位的因素外,还得益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为了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荥阳市公开选拔了100名具有助理农艺师以上或农民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进行现场指导,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项主推技术。在全市选择了1000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了20000户,实行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模式。
荥阳市农技站长陈建峰介绍,今年,全市小麦配方施肥面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良种覆盖率分别达播种总面积的100%、96.7%和100%以上。
王长青对记者说,今年,荥阳市还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在广武中心站建成了郑州市首个小麦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可同时监控风速、风向、光照强度、降水量等10多个环境指标,每小时自动对麦田进行拍摄,同时传送到互联网上,技术人员可通过电脑查看麦田环境准确指标,把握病虫害防治时机,彻底颠覆农业技术人员看天、看地指导生产的主观模式。